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5)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11

  《我们的国庆节》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祖国形象的基础上,感受人们欢度国庆节的喜悦心情。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小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对品德与生活的喜欢已初步体现出个性,但收集资料的能力不强。

  新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紧扣这一特点,我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如:教学开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的特点用多媒体播放生日图片,很快就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并以录像播放的形式把庆祝国庆的场面给学生看,使学生对祖国有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唱、跳、写、画等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对同学的作品做出适当的评价,学会欣赏别人。并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不足:在教学中没有把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完全讲透,学生对于祖国的生日的由来还没有明白,为什么每年把十月一日这一天定为祖国的生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注意把握好课程标准,才能有效的上好每一节课。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12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思品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从思想上熟悉到新的课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思品教师要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综合化、实践化,即要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留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和加强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把微笑带进课堂,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各种事情,于是就会产生各不同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情绪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消极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假如老师带着一份愉悦、积极的情绪走进教室授课,驾御课堂、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便为更强,教学思路会更开阔,思维会更灵敏,对教学内容的阐述就恰到好处。情绪好了,教学语言也更富于感情色彩,课堂教学也就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就会被感染而进入兴奋状态,学起来就备感轻松,课堂气氛也自然活跃了,同时教师又能从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受到鼓舞,讲课更带劲儿。这样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双向优化,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个班级,面对每一位学生。

三、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互动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改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方式,要把教学形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而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组发言时,教师应该非常留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总是用赞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及时地评价、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惧怕的心理。引导发言者精心地组织语言,以正确的语音、语调和音量表达。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认真的倾听者,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记录,积极提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发言的同学要有目光的交流并以微笑、点头或鼓掌等形式回应演讲者。教师同时应该鼓励

  每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并且使其把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其实就是真正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四、精心组织好课堂的讨论活动

  讨论,本身内在地蕴涵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理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维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熟悉,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会自主学习。这样,会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珍惜学习时光。<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13

  一、指导思想

  节约水电、节约能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了解我国水电资源短缺的现实、感受水的宝贵,从而使学生从小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是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品德与生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参与性、突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去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节约水和电是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在我们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电的现象。这一主题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生活在乡村里的学生,他们很少能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和年龄低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以

  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水资源匮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让学生懂得节水的重要,激发学生自觉节水的行为。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提前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收集一些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和节水方法的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

  (2)了解本年级学生对水的'了解程度,及学生中易出现的浪费水的现象。

  (3)准备海水、河水、糖、金鱼、纸杯、图片

  学生准备:

  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应该说早以有了一些节水的知识,这些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认识的了解,使教学更加的有的放矢。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由家长同学生共同完成,在家长与学生合作完成问卷的过程其时就是一种共同学习的过程,我想,这应该对学生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

  节水调查问卷

  (1)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了解水的用途及浪费水的现象?

  (2)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3)请你写一句或几句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三、本课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

  2.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北京市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3.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了解常用的节水手段与方法。 情感态度:

  1.能自觉、自愿节约用水。

  2.对浪费水的现象不满。

  因此我让他们吃糖口渴、然后在仅有一点点水的情况下在自己喝水解渴与救因缺

  价值观与行为:

  1.在思想上知道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2.养成用完水关紧水龙头的习惯。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加以劝阻,并进行节水的宣传。

  过程与方法:

  1、 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围绕水有用、缺水、节水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2、 教学主要以运用课件、演示、亲自体验、游戏等形式、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课前参与准备

  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家长共同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

  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而言,从课前的参与过程中就开始有了情感体验。

  2、 课始创设情境

  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天吃几顿饭?你们知道连续多少天不吃东西人会失去生命?(70天)那你们知道人连续多少天不喝水会失去生命?(7天)”

  评析:问题由学生最熟悉的吃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水比食物还要重要。

  3、 了解水的用处与水资源的匮乏

  (1)全班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能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用到水呢,跟你同组的同学说一说,看谁知道水的用途最多?

  (从工业、农业、生活几方面谈,教师作补充)(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糖果。目的是鼓励学生并且让学生口渴)

  (2)咱们日常用的水绝大部分是自来水,你们知道自来水是从哪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自来水厂示意图。

  (3)我们每人每月要用多少水?(每人约3吨,3000瓶。每个家庭约10000瓶。)我们学校每月要用多少水?(350吨,350000瓶。)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每时每刻都在用掉大量的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水多吗?学生讨论(学生可能说多、也可能说少)

  (4)出示课件(地球的全景图),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虽然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一半儿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大部分是

  海水。咱们来尝尝海水是什么味道,海水能为人们做刚才咱们说的那些事情吗?

  (5)你们来猜猜假如这杯水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其中淡水有多少?能被利用的淡水有多少?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和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一比你还觉得可用的水多吗?

  (6)以你的经验,你认为中国是缺水的国家吗?北京是缺水的城市吗?

  (学生可能出现说不缺的)(分组讨论)如果世界每人平均30杯水,我们中国平均每人8杯水,而北京每个人平均才只有1杯水。

  (7)淡水这样少,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淡水会怎样?(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出示课件

  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能缺少水。

  评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学生们也很少有缺水的感受,水而生命垂危的金鱼之间做选择,让学生深刻体会水对生命的重要,并激发学生内心的“我”与“鱼”之间因缺水而引起的斗争,充分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又匮乏之间的矛盾。

  4、感受水资源短缺、探讨节水方法。

  拯救缺水的金鱼

  (1)老师这里有一缸漂亮的金鱼,因为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现在每个小组可以领养一条。(只给一点水)学生观察自己小组的金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4633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