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观点(4)

父亲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教育应从现代回归传统?

  在教育领域,关于传统和现代的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曾经有过一段时期,中华崛起的豪言壮语喧嚣尘上,国学院遍地开花。于是,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又响起了诵读经典的稚嫩声音。那么,教育究竟应该走向现代还是回归传统?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现代教育是怎样的教育,传统教育又是怎样的概念。现代教育是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形态,其目的是把教育对象培养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个体。而传统教育则是与传统生产体系、传统经济体系、传统文化体系、传统科学技术、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教育形态,其教育教育内容、方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而不是生产某个历史时期的古董。因此,总的说来,我们应该开展现代教育,而不是传统教育。不过,传统教育中也有一些有益的精神养分,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在开展现代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鉴别,学习其中的普适价值、优秀精神和好的做法。考虑到传统教育良莠并存,而且,可供借鉴的部分占比不是很大,甚至亮点本身就包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以,我们不必大张旗鼓地学习传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发掘其中的亮点——在现代社会仍然显得异常宝贵的内容和做法。

  现代教育是不是就完美无瑕呢?也未必,某些看似现代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未必就适应现代社会。于是,支持传统教育的人士便抓住其中的瑕疵加以痛击,借机收复传统教育的地盘。而支持现代教育的专业人士则猛烈抨击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大力倡导现代教育。其实,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争论很多时候只是揪住对方的某些弱点大加挞伐,而缺乏一种相互学习的开放心态。

  比如,民主是现代社会不可遏止的潮流,一些受过现代教育的父母通常会以民主的方式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因为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不过,也有论者指出:有些家长“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应该说,这种批评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事事都在“民主”的口号下迁就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的毛病。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呢?如果我们仍然采取传统的专制教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传统教育确能有效防止孩子的任性,可问题是:孩子虽然不任性了,可是个性也没有了,甚至会出现强迫症。传统教育下的孩子很难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至于创新精神,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可怎么办呢?

  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仅有民主,还有法治。西方的教育也不是一味地强调孩子的民主和自由,同时也强调规则意识。但凡素质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学校,都是作风纪律要求异常严格的学校。并非如某些人宣扬的那样,西方教育就是民主式教育。至少,民主不是现代教育的全部特征。之所以出现“民主氛围中的孩子任性”这种情况,乃是由于这些父母片面地理解民主教育,未能同时开展与之相配套的规则教育、法治教育。所以,某些人批评的民主教育,其实是教育者没有全面理解民主教育的内涵所致,并非民主教育本身的问题。现代教育不仅要给予孩子相应的民主和自由,同时也要为孩子设定必要的规矩和纪律。

  也有人鼓吹,现代教育是一种快乐教育。然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演讲时说道:“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他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这位学生就很可能将来要成为俞校长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钱教授的观点有:

  1、必要时应对孩子进行控制、抑制和约束,不能以爱的名义对他们一味地让步;

  2、绝大多数孩子很难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他们之所以学习,只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学”。钱教授在演讲中提到,英国和新加坡政府授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限度惩戒。

  不难看出,钱教授的教育思想偏向于传统方式:要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实际情况是否如钱教授所言:只有将来能够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孩子才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呢?对普通孩子来说,教育难道只是一种痛苦?诚然,杰出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以苦为乐”的特质。不过,普通孩子也未必都对教育、学习感到痛苦,毕竟,苦和乐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孩子对教育活动会有怎样的感受,取决于其价值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建立起科学的价值体系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普通的孩子也可能对学习感兴趣。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续发展便不可估量。

  传统教育把学习当作是受苦,像钱教授这样以自己的经历为依据来说明苦学、苦熬也能取得成就的老派学者不在少数。有个数学家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说,当时就是抄例题、反复演算,慢慢地就爱上了数学。应该承认,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学习都不可能只有快乐。如果没有吃苦的韧劲,学习也很难坚持下去。然而,倘若学习只有苦涩没有乐趣,想取得杰出的成就也不太容易。所以,说现代教育是一种快乐教育固然不妥,向传统教育的苦学回归也不合时宜。苦学和乐学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科学的。真正的现代教育应该是有苦有乐,以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主,辅以必要的强制性学习

【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观点】相关文章:

1.用似是而非造句

2.似是而非的成语解释

3.似是而非的成语故事

4.《赤壁》中杜牧的观点对还是错?

5.古诗鉴赏中如何把握作者的观点(网友来稿)

6.如何把握古诗中作者的观点

7.我的观点和你的观点优秀作文

8.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放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fuqinjie/36674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