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第一学期数学科组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科组将继续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以《天河

  区华阳小学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引,结合学校的具体目标及本科组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立足常态,深化生本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工作目标

  1、结合学校的具体目标及本科组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化“以学

  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

  2、扎实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夯实科组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教法及学生的研读水平。

  3、加强对教育评价、作业改革、培优策略和辅导策略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结合学校的具体目标,营造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提高

  科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5、抓好本学科的各类竞赛活动的培训工作,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工作措施:

  继续结合学校的具体目标及本科组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化

  “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

  1、认真研读《华阳小学动态教案实施办法》,以动态教案为抓手,将个人备课与自主教研、集体教研深度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模式。

  (1)自主教研求实效。

  本学期每月第一周定为自主教研周,由各年级备课组长组织运作,深入进行课型研讨。第一个月自主教研完成以下事项:

  a.各集备组明确集备分工和动态教案的集备要求。

  b.当月教学单元主备人说教材和个人备的初案,其他教师提建议。主备人负责整理完成动态教案之“集备初案”。

  c.集备组教师在教学中实施“集备初案”,并将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所作调整及其效果反思作相应记录。主备人负责收集整理(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老师的调整和反思),完成动态教案之“集备共案”。

  第二、三、四月自主教研完成以下事项:

  a.由上月单元主备人组织对“五颜六色教案”进行研讨,确定实施后最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由单元主备人将“五颜六色教案”与“精品教案”打包上传给学科行政。(每月最后一周内提交,到此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动态教案。)

  b.本月教学单元主备人说教材和个人备的初案,其他教师提建议,又开始了新一个单元的循环。

  (2)集体教研重研讨。

  本学期每月第二开始定为集体教研周。科组集体教研完成以下事项:

  a.以年级集备组为一个团队,展示所选课型的课堂教学、单元整体集备思路及实施后的反思。各集备组在集体教研中的研讨课,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中的不同课型来分别展示;也可以确定为同一课型的持续深入研讨,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b.由相应单元主备人负责收集整理专家和同科组老师提出的建议,并结合集备组的思考进行教案的再次修改,整理成“精品教案”,上传给学科分管行政。

  (3)学期末需完成事项

  集备组长汇总整个学期的“精品教案”,打包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公共邮箱,作为下一年该年级本学科的“初始教案”。

  (二)夯实科组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科组教师对课标、教材、教法及学生的研读水平。

  1、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先学”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和写好字的习惯等。

  2、精心备好每一课,不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要备有详细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定要及时写,字数不作规定,字迹尽量工整、清晰。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上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要求写具体而真实的得与失。

  3、认真研读国家课程标准(2011版)和学科教材,准备学科素养测试。

  (三)加强对作业改革、培优扶弱策略及教育评价等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研读《华阳小学作业管理规定》,精心布置作业,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并开通作业绿色通道。

  2、结合学校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培优和扶弱策略的研究。在培优扶弱方面,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要多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毕业班尤其要发挥团队作战的合力,力争在毕业考试和各项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严禁通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不能把“思维”变成“记忆”,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结合学校的具体目标,营造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提高科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做好现有课题的开题和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 结合《学生学科素养序列》,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素养比赛活动。

  一、二年级进行口算比赛(以年级为单位);

  三至六年级进行计算能力比赛(以年级为单位)。

  (六)抓好本学科的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做好四、六年级奥数的培训工作,为下学期四年级的广州市奥校入学考试和六年级的华罗庚杯比赛做准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gongzuojihua/7047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