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法学认知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法学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徐新意 姓名:包婕

  班级:法学133

  学号:13418301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几位律师的讲座以及对武进看守所的参观,使我们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实习时间

  20**年4月27号至4月30号

  二.实习过程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

  4月27日上午,我们观看了彭林教授的讲课视频,他引经据典、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激起了我们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共鸣。

  讲座初始,彭林教授向我们论述了人种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与我国宪法中的人生而平等不谋而合。世界上大致分为三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以及黄种人。由于分布的地域不同,在他们所生存的地方又各自形成了稳定的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从而也就有了民族之分。其次,彭林教授指出,文化,是区分民族的标准。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存亡之根。而民族精神是法律文化的意义支点。法律根植于社会,社会的发展推动法律的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鲜明区别。而与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彭林教授还提到了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天下的责任,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顾炎武将文化的存亡与民族的存亡等同,极具卓识,可谓振聋发聩!之后,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它就成为鼓舞民众救亡图存的最有力的口号。就像邓稼先先生,作为两弹元勋的他是个有血性的爱国人士,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挺身而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秉持这种血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shixibaogao/4597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