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参加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加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活动,可以让每名老师学到不一样的知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希望你会喜欢!

  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1

  9月27日,由佛冈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教研活动在佛冈县龙山镇中心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参赛的蓝彩虹老师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令我敬佩。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蓝老师这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前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蓝老师用复习引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学习中,从简单的口算式子中分类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数与倍数的学习。导入的设计推陈出新,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提问学生时语言简单易懂,指令明确,并在课堂中适当加入字体动作,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教学中,蓝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4是36的因数,9也是36的因数,4和9是36的因数,;而不是4是因数,9是因数这样笼统的讲解知识点。并能够通过典型的反例对因数与倍数进行讲解,令人恍然大悟。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蓝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蓝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数得快”,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数因数与倍数的活动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蓝老师本节之所以如此的出彩,离不开平日的日积月累,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要向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提升自我。

  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2

  4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育才举行的“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活动中我倾听了育才宋新菊教师和焦作实验小学王文霞老师执教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两位老师的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是相同的课,但各有千秋。

  宋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孩子们被宋老师所设计的语言环境所吸引,一个个热情满满,思维活跃。分工合作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可以说顺理成章。就像市教研室王老师所说的,像和煦温暖的春风。温暖了整个课堂。

  王老师的课就像王老师自己温婉清新。整个课堂语言温和,结构清晰。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课堂,每一小节一个重点都能够引导孩子轻松完成。

  本次培训给我很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教研室王老师给我们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她说:“让孩子在课堂上静心感受文字之美。”所以指导朗读非常重要,以读带讲,以读代讲。多读可以让孩子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真正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文字的美。在会上王老师还提到了生字的教学,她出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多次和生字见面,这样可以达到巩固巩固识字的效果。我会写的字,必须做到会认会写。一定要听写,来了解孩子的识字情况。

  我认为在课堂上不仅教孩子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如何自主的学习,这一点两位老师都做得非常好,值得我学习。有时在我的课堂中,我所提出的问题,孩子回答的都非常好,即使是我认为比较难的问题,总觉得他们会很难回答出来,可是就有那几个孩子总能带动大家把问题回答得非常正确,也很完整。所以我觉得孩子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你信任他们,他们市场会带给你惊喜。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孩子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中,我的收获确实是非常大的,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

  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3

  在9月26日这天,本人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圣水学区)数学学科“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共有3名学员教师向我们展示了3节精彩的课例,并有郭主任、于校长和高老师为三节课做了精彩地点评,同时对“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和“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两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收获非常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三位老师课堂结构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上对算理指导做到了实效,学生在说中、活动中理解了算理。在算法的训练上,更是落到了细节。另外,三位教师都能注重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姜峰老师将情境贯穿了始终。三位教师虽然年轻,但能关注每一名学生,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帮助其改正,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在我的教学中,对于说理的训练总是不扎实,对于学生懂不懂关注的特别少,总觉得只要学生会做题就完成任务了。今天三位老师的课例,让我对自己的想法做法感到惭愧。另外,在课堂各环节的设计上应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考虑,形式应该多样,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应将备课作为重要的环节,想要上好精品课,就应备好课。

  下午,郭主任对“论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做了精彩的发言。她的发言让我对教科书的插图有了另一种认识和想法,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插图可以多次使用,而只是局限于一种思考方式?郭主任对插图和练习题的解读让我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情境的创设中,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可以适当的变换例题,今后遇到离孩子的生活很远的情境,我会及时换一换,帮孩子更好地理解题意。

  于校长精彩地发言让我认识到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教学语言严谨,抓住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的情境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要将口算训练运用到每一节课,让口算训练更实效,以提高孩子的计算水平为根本目的。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多从自身的教学方面反思,不要将一切都推给孩子们,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问题。

  高老师对三节课的评价,不得不让我对自己的教学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有没有向孩子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关注得够不够?在算理和算法的指导上是否做到了实效?在估算意识的培养中又做了哪些措施?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又有哪些方法?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哪方面做得都不好,特别是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做不到坚持经常,这样做不会有好习惯形成。今后我会从高老师这几方面的建议入手,从教学目标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想一些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实效。

  总之,这次活动收获很多,希望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争取让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有一定地提高。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做课教师和圣水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这次活动,正是有了你们的辛苦付出,才会让我们更快成长,万分感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4107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