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语文五段式培训心得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月15日我参加了西乡街道在流塘小学举办的小学语文五段式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及名师经验分享”。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首先听取了观澜街道大水坑小学任珅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主题讲座。在讲座中任老师强调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她谈到了支撑“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三个理论依据:她详细介绍了读写结合的三种教学模式:“以读带写”的读写结合模式;“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模式;“读写结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她还推荐了丁有宽老师颇有成效的读写结合教学经验: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我以为任老师的讲座取材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强,可操作。

  本次的“五段式”培训是同一主题下的系列培训,五大流程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结合、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我认为主题讲座之后的“研讨课”应该贯彻、体现任老师讲座中谈到的观点、做法。从而通过“研讨课”的案例来支撑任老师的讲座,让受训教师耳濡目染体验到“读写结合”的实效,使“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根植于教师内心深处。我以为李老师讲授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应该从任老师讲座中谈到的读写结合原理(学习迁移原理;读写结合系统科学原理,读写结合中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教学,可采用“以读带写”的读写结合模式进行教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老师讲授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并不能佐证任老师讲座中的观点。

  该课设定了三个目标: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二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的方法;三是感受中国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为达成这三个目标,李老师的教学实施了四个环节:开课通过简短的话语带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言善辨的晏子,勇武过人的武松,从而引出课题,并简单介绍了课文选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然后李老师带着学生初步感受了严监生“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形象。第三个环节是李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读写严监生的吝啬的句子后,通过交流、补白严监生的内心想法以及区分神态、动作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领悟、感知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最后是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李老师要求学生不要写出同学的姓名,而是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同学的个性。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教学效果的一个呈现,李老师请了三名写好的同学读他们写得片段,听了三名同学的描写,全班学生难以猜出写的是谁,就下课了。我以为本课课型不分明,虽有读写结合的迹象,但并不能算作读写结合课。因为本课教学目标不够专一,第一、三两个目标体现的是阅读教学目标,仅有第二个目标是根据“读写结合”课型来确定的。所以导致教师教学环节的布施、教学时间的安排在第一、二、三环节上下了大力气,花时过多。其结果是第四环节的写,指导不到位,学生问题暴露后,教师不知如何引导,也无时间引导。

  我以为从“读写结合”这一角度进行评判,本课是失败的,本次培训的实效欠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6223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