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vr的英文演讲稿(3)

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GMIC演讲合集XX

  北京全球移动多媒体大会

  VR高峰论坛

  圆桌论坛:VR与AR建立的混合现实

  嘉宾:廖春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亮风台

  嘉宾:刘俊峰-CEO,众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嘉宾:范广斌-CEO,蛋窝科技

  主持人:王湘云-管理合伙人,盛景母基金

  王湘云:大家好,嘉宾们好,代表大会先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这个论坛嘉宾主要都是在AR、VR领域的春也者,所以我希望今天能跟我们的嘉宾来分享一下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创业的规划、感想,第一个问题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和公司的情况,简短一点。先请廖总。

  廖春元:大家好,我来自亮风台,亮风台是发起人家乡的山的名字。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那个时候估计大部分人还不清楚AR是什么。现在我们公司在上海、北京、美国有研发中心,我们一开始一直是做AR,在国内我们是第一个发布软硬结合的AR技术平台,包括SDK和智能眼镜,目前完成了A轮的融资,可能是在AR团队中估值最高的一个团队。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放一下介绍的视频。

  (播放VCR)

  廖春元:(解说VCR)这是去年11月发布的智能眼镜,是国内第一个双目(音)的。这是完全工业设计的模型,第一代的厚度还比较厚,现在我们正在做第二代,厚度将会是这个的一半。可以看到两块独立的显示屏,这个时候虚拟的部分就是由两个显示屏产生,所以眼睛能够看到虚实结合的效果。在这里特别强调,我们希望把软硬结合,把软件方面,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能够再演进一点,让他有真正的环境感触能力。视频就到这儿吧,谢谢。

  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旅游、教育、游戏、工业等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目前我们覆盖的人数已经过亿,后面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一起合作。介绍暂时到这里,谢谢。

  王湘云:请下一位CEO。

  范广斌:谢谢主持人,我叫范广斌,我们是做360度全景VR内容的提供商,我们打造从硬件到拍摄制作全流程的,包括到发布的这样一整套的方案。而且我们致力于发展行业的内容,我们目前做的有旅游、影视、娱乐、还有一些类似教育的行业,目前在跟一些合作伙伴做VR内容方面的探索。

  刘俊峰:我叫刘俊峰,是众景视界的CEO。下面请导播放一下视频,这是国内首款针对于户外运动专项打造的一款智能眼镜。大家请看一下大屏幕。

  (播放VCR)

  刘俊峰:大家都看到了,这款是我们专门设计的一个户外运动的智能眼镜,这个属于AR领域。其实我们众景公司是在AR和VR都有技术积累的公司。我们其实是基于AR和VR的硬件产品作为我们的核心和基础。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AR和VR的闭环体验的这么一家公司。这里边关于AR和VR,我们给用户提供这么一整套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王湘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看一看,虽然是创业公司,都各有特色,非常地精彩。下面这个问题我给三位CEO。AR也好,VR也好,大家都说20XX是VR的元年,AR大家也在热议,说是未来是不是有可能比VR有一个更大的市场。在你们看来,是怎么看待VR和AR所带来的现实?有哪些关键性的应用和场景?你们可以给我们展望一下,请各位CEO给我们展望一下。廖总。

  廖春元:其实VR和AR的历史可以往前面几十年,刚好几个月以前我们在上海的时候接待了VR之父萨德兰德(音),当时的设备还非常笨重。我觉得这个东西之前在很多设备,比如宇航员训练的时候用到,但是到20XX、20XX年的时候,奥克拉斯这种移动计算开始起来之后,大家看到VR开始慢慢变成民用大众产品出来。我们做AR,感觉出大家对AR的关注度也慢慢来了。这个概念是很早就出现的,一个产品的出来包括很多的因素,包括硬件的产生要有足够的快,能耗,第二个软件,包括你的算法要有落地,第三个包括内容,还有就是整个大众的教育程度。我觉得的确是说20XX年以来我们看到了在VR、AR很大的发展,具体到AR,我相信它其实有它独特的挑战。可能大家看到的VR会多一些,但是AR和实际场景结合会更紧密一些。我们会看到将来,特别是在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的物理操作和线上的信息获取的割裂问题,AR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它的独到之处。举一些例子,我今天早上在飞机上刚看到一个报纸说中国这几年童书发展特别快,虽然真题的图书是下降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父母来讲,其实是希望小孩用物理的书和玩具,但是与此同时,丧失了多媒体的交互,而AR有可能把物理的操作,物理世界中的知识和玩耍的过程跟多媒体交互结合在一起,另外旅游,旅游前旅游后讲很多,旅游中的体验,假设我们在泰山的时候,你看到一个梯山石刻上面写的都是繁体字,不认识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用AR,自然图象识别技术帮你找出后面的内容,同时可以用一种时光机的办法,跟之前到过这个地点的人进行一个交互,更不用说我们谈到的很多工业的应用,前两天是一个航天研究院的一位总工跟我聊,他说火箭,大家知道火箭上的部件有多少吗?有概念吗?是400多万个部件,讲训练和维修极其痛苦。这个时候如果用AR来帮助识别这些部件,指示他们维修和安装的步骤,在这个领域,会给他们节省很大的时间和金钱。慢慢条件会成熟,虽然大家现在谈AR比较少,但是我相信它会成为一种更底层的计算的平台,会在我们的娱乐、游戏、建筑,包括工业领域会得到更多的用处。所以如果说现在是手机的时代,我觉得下一个有可能是AR,尤其是智能眼镜的时代,这是我的想法。

  范广斌:谢谢廖总的分享,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VR和AR我认为都是相通的,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问题,我认为它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首先这个哲学性的问题搞清楚之后,技术的定位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也知道他们的关系了。虚拟和现实之间,我把它分为七个层次,一端是现实,一端是虚拟。有虚拟现实,也有现实虚拟,也有增强现实,也有增强虚拟。在中间就是混合现实。再举一个例子,实际上这些概念,实际上互联网某一些业务也是包含在这个概念里的,比如说现实虚拟,比如说现在的电商,我认为它就是一种现实虚拟的表现形式。因为你在网页上所看到的虚拟的这些物品,实际上后端都是对应现实的产品的。所以说都是可以实时发货的。在未来的虚拟现实,我认为它会融合在一起,包括智能硬件。就像我们今天所戴的眼镜一样,未来它会是透明的,我想让它展示完全虚拟的东西也是可以的,上它展示现实的,它也是完全可以穿透的,根据不同的程度可以调配,是在现实上进行虚拟的叠加,还是在虚拟上把现实的一部分内容放上来。而且在混合现实里面,还有一部分的内容是跟图像相分离的,实际上是更介入到人跟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互动的问题。包括所有的人体的动作捕捉,你在虚拟环境里面的交互,我觉得都是在MR的范畴里面。

  王湘云:范总也提了AR、VR,还有MR,很多的概念,大家可以慢慢消化,刘总。

  刘俊峰:比如像VR是怎么理解呢?它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模拟现实,又无限逼近现实的一种完全沉浸感的一种体验,这里面其实会有包含,沉浸是什么意思呢?会有各种感知,让你无限地逼近现实,比如像你的立体视觉,你的嗅觉、味觉,包括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感知。这是对虚拟世界的无限增强。AR我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几个发展的阶段。比如第一个阶段,它可能是基于现实,一定是基于现实的,他做一些信息的增强和交互。第二个阶段是在此基础上我又做了对于非常,就是接近于现实的3D的互动,还有这种交互,还有这种增强。随着技术的一步步的增长,比如说我们的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可以达到4K、8K,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人体自身的感知和反馈,对于周围环境的各种参数的感知和反馈,以及交互系统的能力的无限增强,还有就是我们芯片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最终的产品,在体积和重量上都做了非常优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的设计。这样的话,未来所谓的MR时代自然就来临了。

  王湘云:一看刘总就是搞技术的,说的都是硬件参数。下面的课题就回归到你们创业的项目本身了。因为AR也好,VR也好,所有人都看好这样一个宏大的未来。但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规模、人才、资金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你们是怎么考虑你们自己的发展和成长路径的?你们的定位是什么?在这么大的蓝图当中,你们选择走哪条路径?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廖总。

  廖春元:我的理解,首先还是从产业链来看,整个AR的产业链实际上有三个大的板块,第一个是软件,核心技术仍然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第二个是硬件,之前体现为手机,将来是智能眼镜,中间这块是内容,对于我们整个团队来讲,其实我们完全是技术出身的,我自己做AR这块应该2006、2007年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在做增强现实了。但是我觉得对于早期来讲,肯定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当时我们分析了以后,这几个板块觉得软件和硬件结合,给自己的软硬结合的平台,其实从平台的切入会比较合适,一方面我们团队有软件方面的积累,另外我也是手机行业出身的。先发挥长板,短板先别管它。有了第一步的软硬结合平台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其实和垂直领域的各个专家或者是更强的行业的排头兵去合作,这样的话,先横再纵,将来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想大一点说是生态,但是确实是非常非常难,也许我们将来成为大生态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会更垂直于在某一个或者几个垂直行业的闭环。我觉得心里面可能是大概按照这个先平台再垂直的这条路走。另外一方面,从模式上来讲,最开始2B,或者2B、2C,终极向2C这个方向发展。

  王湘云:想得非常清楚,范总呢?

  范广斌:AR和VR,前几年,VR是首先起来的,但是AR在去年和前年逐渐开始热起来,到今年已经非常热了。VR起来的速度,我觉得现在看这个趋势比AR的速度更快。我们公司是因为从AR入手,未来我认为AR和VR会融合在一起,最终极的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入手,现在是从市场切入更快的角度,从VR的基础上,让大家有全景的体验开始。包括商务的路线也是2B开始,首先VR的产品到消费者手里,我认为可能还需要有一段时间,因为它整个的配置、设置还需要B端的辅助,所以基本上走的是2B服务,让B端能够服务它自己的客户群体,这种路线。2B、2C,未来长远来讲最终都是要2C的。

  王湘云:好像有点类似,都是要先考虑B的市场,再逐步过渡到C的平台,刘总呢?

  刘俊峰:关于路径我提三点,第一点你要非常明确你的聚焦方向,其实也是一种2B,一定要明确你的方向,你的用户是谁,他的需求是什么,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点,我们对于生态资源的一个建设,第三点就是我们在内容、社群、互动这方面要做结合。

  王湘云:非常简短。所以看来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做一件事情首先还是要找到一个自己的定位,还都是先做垂直,然后再去不断地扩大。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大家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遇到过什么样的非常大的挑战、困难吗?尤其AR、VR涉及到这么复杂的系统化的技术,也想听听大家谈谈自己的非常真实的感受。廖总。 廖春元:OK,还是我开始。其实还是三点,我觉得软件、硬件和内容这三块,软件大家都知道,AR跟VR还是有点不太一样,AR是重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方面,就是怎么让计算机或者你的手机去理解你周围的,感知你周围的场景,包括你的交互动作,所以这就涉及到AR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跟AI(人工智能)同样的问题,尤其是碎片化。大家看到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做到统一的理论框架去解决所有的人工智能问题,即使AlphaGo很厉害,它也不行。其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落地,在垂直领域是完全可以落地的。第二个,硬件方面,我感觉AR,第一个,计算量其实挺大的,对于计算的速度和能耗要求非常高,另外一方面,AR其实也涉及到光学系统。第三个就是内容,这方面我觉得是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来努力,不管是说你准备了底层的平台,更多的是要垂直领域各个内容要和技术这边有一个互动,这样才能更快地产生更多的内容,让我们的用户得到真正的好处,整个产业才能发展起来。所以我觉得软件、硬件、内容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王湘云:你刚才说到每一个领域可能人工智能都是不一样的,亮风台会优先发展哪个行业?

  廖春元:根据市场的反馈能看到,最近几年教育、旅游、游戏、工业这些行业会最先起来的。相应来讲,我们对应的技术也是相对比较成熟,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个迭代的,即使是每个领域内部,比如小孩子看到的现在都是卡片的,会不会下一步不需要卡片,就是一个苹果摆在那里,然后告诉你这是Apple,这是迭代。

  王湘云:任何一个行业都值得深挖,都可以做一家上市公司。范总。

  范广斌:我觉得创业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实际上没有太成熟的产品,让创业公司直接拿来用,包括产品方案的打造,拍摄的技巧如何做到无缝的衔接,能够通过自己的算法,或者通过编程的方式做一些优化,包括到后期的发布平台,实际上这里

  面的挑战东西都非常多的。包括在终端的适配上。无论通过智能手机展示VR的这种形式,还是重度的HTC的VIVE的头盔,他们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的软件和SDK。其中包括他们对VR,包括对图形学方面的支持,也都是不相同的,所以VR现在在显示方面还没有完全非常成熟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我们在不同的手机上看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些手机能播放,有些手机就放不出来。这些内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也逐步在摸索、探索,在逐步解决的。我觉得这是每个创业公司都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有趣的问题。

  王湘云:一看就是已经深入其中了,谈得非常地具体。刘总呢?

  刘俊峰:这块我理解所谓的挑战,可能是说,比如说像技术、产品、市场、用户,这四大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发展节奏。比如像技术,它肯定是要前瞻于产品,并且要高于、大于产品的。但是产品可能只是技术的一个恰当的子级,同时又必须要落地,要和场景配合、用户需求配合,这是好产品。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头一段推出了一款运动智能眼镜,就是针对户外场景,户外有什么痛点呢?比如户外经常有强光,太阳特别强,就得有一个自动变色,能够有紫外线保护眼睛的抗冲击,能够保护眼睛的这么一个非常好的镜片。同时强光下,可能我们好多显示设备,像手机都看不清楚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做出了一个设计,这样保证不管是阴天还是大晴天,他永远能够看得清楚,我保证你的工作效率是第一位的,他一骑车、一爬山可能就是6小时、8小时,续航怎么样?我们把续航达到了连续工作、连续开启屏幕8小时,就是非常实实在在的设计。还有就是户外运动,你总得下点雨吧?不能一下雨就短路了,所以我们又做了专项的防水设计,还有户外运动,像专用的蓝牙、ANT PLUS(音)专用的传输技术,让它成为户外运动的各种设备核心,因为双手被占用了,这个时候去读其他的装备可能都不太方便,但是在眼前能够看到一切,因为它是整个户外小局域网核心的载体,这样能够给用户提供最高的服务体验。

  王湘云:我抓取刘总说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产品,产品可能仅仅是各个的一个子级,但是它是连接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市场和用户的一个枢纽。尤其是AR、VR这种新的领域,如何能够形成优秀的产品,能够形成最终的市场销售其实还是蛮重要的。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的这个环节就要结束了。因为我们在座的三位CEO都是国内的创业公司。代表AR、VR最先进的技术可能都在国外,有的人可能不是特别认可中国能够在AR、VR技术能够成为引领者,我相信你们过去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挑战,甚至是置疑。你们是怎么看?作为一个中国的创业公司怎么跟国际上的技术PK?或者是怎么去合作?还是请廖总开始。

  廖春元:适当简短一点,第一个,其实我想还是回到行业的特点,AR这块技术仍然是计算机合成技术和人工智能。我们看到在国内其实有一批,包括海外有海归创业的人工智能公司,不管是地平线还是其他公司,其实这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果,如果大家熟悉这个行业,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在国际顶级会议上,上面半壁江山都是华人。我觉得在人工智能,尤其是软件这部分,其实整体上,虽然我们跟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别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包括我们团队,我的合伙人中有三位都是在海外工作十几年。在大公司里面其实不谦虚地讲,都是属于很好的成绩,我们做的成绩已经是世界一流的,我觉得没有必要自卑,因为我们工作的时候,那些同事的确是博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得很好。第二个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在这一点来讲,肯定不能跟巨头进行死磕,怎么找差异化?从地域、文化、行业方面考虑。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二次元,二次元大家知道,其实是在亚洲很流行,但是在欧美看得很少,这是跟地域相关。跟行业相关,每个垂直领域,你会看到外企水土不服的事实。我可以不用多讲这一点。另外,其实数据这部分是很重要的,而在数据部分也有本地性,比如说美图是我们的股东,去年12月份的时候,对人脸五官定位精度在国际测试是超过所有已经发表的结果。另外更别谈咱们硬件的产业链,在座的做硬件都知道,即使是美国的产品,也是在中国深圳生产的,这一点我觉得其实本地有一定的优势的。

  王湘云:廖总还真是一个非常有煽动力的CEO,看来很有说服力。

  范广斌:现在好多大家在中美之间,包括在国际上的走动也非常多,我们公司本身来讲,我们的核心成员也是从硅谷回来的,包括像谷歌、Facebook这些公司,我们也经常去造访,包括Facebook的CEO之前也都亲自去交流过。目前我来看,除了在核心部件上,可能国内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包括芯片,包括核心的显示部件等等,在内容和服务方面,我们所涉及的这个领域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了,它反而更是一种本地化的。比如说前几天我们在上海就给刘嘉玲和吴奇隆主办了一场时尚发布会,我们做了VR的虚拟现实内容的制作,这个完全都是本地化的,因为所有的粉丝,包括现场的气氛,这是文化差异,包括市场的差异,我觉得是国外公司所不具有的优势,不具有的资本,或者说一些资源。

  另一方面,在国内的公司,包括像做智能硬件的,比如说华为、小米这些公司也逐渐地走向国际了,已经在国外做到TOP3、TOP5的智能硬件的位置,如果作为硬件来讲,虚拟现实,包括MR的这些设备,它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代的新型的智能硬件和平台。之上这些内容肯定是要本地化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非常大,机会也非常多,也欢迎大家多多进入这个行业,共同地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王湘云:内容和服务,本地的内容和服务是我们撬动新兴行业的一个优势。刘总呢?

  刘俊峰:我同意这两位老总的建议。其实我们自身的技术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我们自身的技术作为一个基础,我们也是开放的心态,我们把国外好的软件、硬件的内容结合进来,做一个补充,这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落地的产品,针对国内的内容、服务,这些渠道,我把这些做一个优质的整合,这样的话能够形成完整的一个闭环,这个反而是我们国内公司的独有的优势。

  王湘云:看来各位老总都是有备而来才进入到这个领域。经过他们一讲,我觉得我对我们国内企业在AR、VR领域也是有非常强的信心,最后一句话,跟大家分享一下,从刘总开始,一句话。

  刘俊峰:AR、VR是人类一个新的探索和创造,能够在AR和VR领域里做引领的人,一定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而且心中怀有梦想和追求的这么一群人。所以我们众景视界的理念就是为热爱和创造而设计。

  王湘云:谢谢。范总。

  范广斌:VR和AR这个世界非常大,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蛋窝科技提供VR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用现有的方案跟各个行业的玩家去合作,大家一起来共赢,共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王湘云:廖总。

  廖春元: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远方和AR。

  王湘云:你这个总结太精彩了,据说今天高晓松也来了。

  廖春元:失敬。

  王湘云:廖总和俊峰都是清华毕业的,范总和廖总都是硅谷回来的,所以我们中国的AR、VR的市场都是由中国培养的最精英的人才和华人当中最精英的人才,这都是未来中国AR、VR事业的精英力量,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谢谢三位老总,期待下次再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yanjianggao/6747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