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5)

邀请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8

  “面积的认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将引导学生的认知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推进,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

  在课开始部分,教师就设计有效活动,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擦洗大小黑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二维空间的认识,由此积累认识面及认识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再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物体的面,引导学生感知面的大小,进而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认为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为了突出面积概念的本质,教师让学生摸摸桌子的侧面,球面,看看湖面、钟面,从而丰富了“面”的表象,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概念。

  三、精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需求。

  教师精心选择了两个长方形,使学生用已有的观察、重叠方法都不能方便地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如何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

  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内化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第一个练习题比较国家、省份面积的大小,用目测法。第二个练习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确定图形的大小;第三个练习则是提高练习,从中渗透了面积与长、宽、边长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建议与改进:

  1、在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时,教师最好用数学书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在横放、竖放、斜放时的现象,从而渗透“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守恒规律。

  2、教师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例如,在学习完物体表面的面积后,教师可如此过渡:“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那我们学习的图形有大小吗?好,现在,我们

  一起用手来比划出几个图形。”

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习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把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计数单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比较小数大小、小数加减法、小数性质、小数乘除法等打下基础。

  在这节课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认一认,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生活动中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认一认,借助几何模型,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试一试,借助计数器让学生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认识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以它为起点进行教学;再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浅入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了解小数的数位以及小数的记数单位。

  3、在活动中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课学生的困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具体设计分为四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我设计了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收集小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些小数的意义,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小数知识的经验。

  开课交流资料,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题材,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再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经验,也有助于教师探明学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在对小数的读写这一知识点上,我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互相学习,直接解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条件。

活动二: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十几分数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这一活动中我按照:分—选涂—写说—练,四步来进行:

  1、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给小数分类。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把0.1、0.3、0.62、0.2、14、0.23这几个小数分为三类,0.1、0.3是一位小数、0.62、0.23是两位小数、0.059是三位小数。

  2、引导学生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凭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与进率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确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选择精确到厘米的尺子,涂23个小格;0.214选择精确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3、再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说你对刚才几个小数的理解。这样学生结合米尺图,即从数上,又从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而也使直观认识小数意义,过度到认识抽象的小数意义。

  4、通过做练习: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数写成小数,并谈一谈你的思考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活动三:

  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在前两个活动,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次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活动四: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习:

  基础练习:1、小练习: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激趣练习:2、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习:3、p4填一填。

  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节课我的困惑

  1、在本课中对小数的读写,你是怎样教学的?

  2、教材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你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五:交流信息,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读写。

  1、复习导入: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全班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数,你能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总结:刚才这些资料都是用小数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大家一起帮老师把资料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写出小数。

  (学生读小数、一生写小数。)

  师:谁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样读的?怎样写的。

  (生交流)

  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开课,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再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经验,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对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中在元、角、分的具体背景下已经强调过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已有知识、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决。只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活动六: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0.1、0.3、0.62、0.214、0.23

  2、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3、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出示课件:

  (1)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P6练一练第一题。

  (2)P6练一练第二题。

活动七: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1)快速阅读课本P5。

  出示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2)拨一拨,说一说。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3)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活动: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吧:巩固应用

  基础练习:小练习: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

  激趣练习: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习:p4填一填。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习:基础练习: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激趣练习: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练习: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yaoqinghan/43470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