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渔政个人总结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渔政个人总结三篇

篇一:博州渔政管理工作总结

  201x年博州渔政管理工作在自治区水产局及博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体渔政人员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支渔惠渔政策;加强渔政队伍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照渔业法律法规,以维护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为已任,规范管理,文明执法,为渔业生产的发展不懈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管理

  (一)201x年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共向赛

  里木湖水域放流高白鲑、凹目白鲑、齐尔白鲑共700万尾;向艾比湖水域放流中华绒螯蟹、草鱼共1203万尾。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增加渔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联合大连海洋大学启动《艾比湖渔业资源调查及

  最佳利用模式技术开发研究项目》,项目为期3年,该项目通过掌握艾比湖渔业资源基本数据,重点确定艾比湖卤虫卵资源最佳利用模式,同时开展盐藻和螺旋藻开发利用的基础性研究,目前已完成201x年度***次取样调查任务。

  (三)严格实施艾比湖渔政管理工作,征收艾比湖卤虫

  资源费,捕捞期积极维护捕捞工人合法权益,制作捕捞工人

  维权手册,公布维权电话,截止目前已连续6年成功实现了捕捞期内无拖欠工资、无上访、无刑事案件的目标。

  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宣传

  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在博乐

  市、精河县、温泉县开展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在博州境内主要河道开展检查活动,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短信万余条。共计出动宣传车辆9次、展出宣传展板10多块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4至5月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州联合执法检查4次。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开展节假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渔政

  执法人员对博乐市兴博市场、嘉利市场等农贸市场水产品经营单位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6次,对四大家鱼、冷水鱼、海产品等进行了重点检查。

  (二)组织各县(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检查督促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水产品养殖企业、养殖场、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完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等档案。联合执法检查杜绝水产品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生产环节的宣传。6月由处领导带队,对博乐市、精河、温泉县重点养殖户进行了执法检查宣传,执法人员边执法、边宣传,并为养殖户发放了健康养殖和国家违禁药物、添加剂,宣传资料,提高了渔业养殖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三)配合自治区水产局全年对博州地区水产品养殖基

  地、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户、市场水产品销售店等各环节,共计9处鲜活水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共抽样21份、7个品种(虹鳟、金樽、七彩鲑、鲤鱼、草鱼、鲢鱼、鲫鱼),检测项目:硝基呋喃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喹乙醇。抽检样品以冷冻方式送新疆渔业环境监测及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在抽检过程中,现场填写了检测抽样单并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严格按照抽检规定进行。经检测,博州水产品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户、市场水产品销售店抽检的21份样品未检出任何违禁药物,产品合格率100%。

  (四)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成员单位的协作。博州

  渔政管理总站与州食品药品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起走上街头,对食品(水产质量)鉴别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进行了面对面的宣传。提升城乡居民的健康消费理念,共发放各类宣传品300份,制作宣传版面一个,电视宣传2次。

  四、渔政队伍建设情况

  (一)强化队伍理论与能力建设。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争当实践现代渔业事业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开展廉政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了执法人员廉洁从政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廉洁奉公,公正执法。

  (二)加大宣传,加强队伍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视、

  报刊、网站等工具,大力宣传渔业法律法规;通过培训、座谈等形式切实加强渔民的渔业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增强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日常巡逻检查,深入基层宣讲渔业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各界群众自觉守法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水利系统的征文、摄影等活动,展现渔政执法人员新面貌。

  (三)组织渔政队伍规范化建设督察活动。对辖区内全

  部渔政队伍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督察活动。对其贯彻落实“五统一”要求,以及重点渔政执法行动、班子和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进行督察;开展日常工作督察,结合开展的禁渔、渔业安全监管、打击非法捕捞等日常工作,将采取自查与互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水上和陆上相结合等方式,组织督察组,适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渔政执法装备建设,落实《博州渔政执法装

  备项目》,为渔政执法人员配备野外渔政执法装备,提升执法能力。

  五、当前渔政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的

  意见和建议。

  (一)渔政管理人员不稳定。原因为渔业生产区域人烟

  稀少,条件艰苦,渔政工作常年驻守偏远地区开展渔政管理工作,待遇低。解决建议为增加渔政执法津贴,提高渔政人员收入。

  (二)提高渔政人员执法能力。加强法律、法规、业务

  学习和系统培训,并重点考虑培训时间的安排。

  (三)提高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增加水产品食品安全专业、简易检测设备投入力度和增加人员业务实操培训。

篇二:渔业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在镇党委政府,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领导下,在县林牧渔业局技术专家业务指导下,在科技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辐射户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科技入户工程任务指标。完成的.绩效指标如下:

  完成示范户:20户,面积746亩,亩效益2507元,平均增效29.2%,户均增收692元;

  辐射户300户,面积1100亩,亩效益2185元,平均增效12.7%,户均增收425元。

  完成科技入户工程整村推进示范村高南村,示范户5户,面积39亩,亩效益3039元,平均增效32.5%;辐射户5户,面积27亩,亩效益2319元,平均增效15.3%。一年来完成以上指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推荐筛选示范户。

  首先对各个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及所能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行综合评价,将不能达到要求的示范户进行调整、在自然基础上将那些明理诚信、群众信得过、技术水平高、又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养殖户推荐为养殖示范户,经村、镇审核后报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经县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以腊元村仝刚等各村20名示范户人选并所在村范围内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即确定为渔业科技示范户。实行指导员包户责任制,

  并由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入户指导合同。

  二、确立重点师范村、重点户、树立师范典型。

  经镇推荐县局选定高作镇高南村为科技入户重点示范村,主推鲫鱼、草鱼养殖覆盖率>=85%。我们在20户示范户选出了具备较高养殖技术水平,养殖面积较大、效益较高,在全镇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塘口记录完整,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仝刚、薛德礼、王钦、杨平为重点示范户。一年来由于在指导工作中突出重点,抓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注重实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要求,抓亮点、抓特色,突出以点代面,点面结合,有效推动全镇科技入户工程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制定和落实分户指导计划;

  在县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本镇实际,根据每个示范户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养殖技术、多年来养殖情况、效益情况拟定今年各户养殖的品种、模式,帮助示范户分析苗种放养、饵肥投施、资金来源、鱼病防治、增氧注水、饲养受理、水产品销售等一系列事项,帮助拟定增产增效措施和示范户一起共同商定,按照“四定、五落实”(即定放养、定成本、定产量、定效益。思想落实、政策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的要求分户制定指定方案。

  四、 开展技术培训和参加业务学习。

  根据科技入户工程指导员规范要求我们积极开展技术培训,首先本人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县各种业务培训6次。按时参

  加县局水产站每月业务会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利用农闲、生产季节针对性举办各种形式技术培训班和咨询活动、采取相应交流、现场会议培训、室内培训等各个示范户均参加培训四次以上(其中镇办4次,县办1次),每次培训都有通知、培训内容、签到点名簿。

  五、 积极开展入户指导。

  根据技术员指导方案养殖示范户需求,在水产生产关键环节及时到每个示范户塘口开展技术指导,做到每月对所辖示范户指导二次以上,7、8、9三个关键月每周上门一次开展技术指导,全年累计20次以上。整体推进各村基本上一周二到三次进村入户,指导询问帮助解决养殖生产中关键问题和生产中关键技术,建立健全示范户联系制度。除了入户指导之外,还经常电话联系,确保技术指导具体到户,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情况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确保信息技术到位。由于示范户带动了其它养殖户,养殖收入平均增长10%以上,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达95%以上。

  以上是本镇一年来做取得成绩和所做的一切工作,但距离领导要求还查的太远,本人决心在以后工作中,认真学习,以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为动力,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争取2013年取得更好成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31629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