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乡镇年度清洁乡村工作总结范文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一:乡镇年度清洁乡村工作总结

  为切实推进全乡“清洁乡村行动”工作,加快推进文明创建,切实解决乡村公路主干道沿线、集镇范围及各村组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按照《寻甸县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总体方案》(寻办通(2018)38号)及市、县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现将我乡“清洁乡村行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自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整治任务抓紧抓实,列入年终考核,每周对农村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打一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3月2日召开“城乡清洁工程”动员大会,每周一开会部署工作。整治村庄环境次数34次,累计发动参加人员8560人次,累计清理各类垃圾860余吨,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消灭卫生死角,发放各类卫生宣传资料3400份,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原有的保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新的保洁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清洁乡村行动”有序进行。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清洁乡村行动”,成立了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并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细化分解目标任务,逐级抓好落实。乡直各单位和11个村委会都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书分别任组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单位负责抓,各专兼职人员、专业队伍专门抓的局面。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农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改变农村人不注重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通过加大宣传,让村民树立环保意识。针对乡、村两级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情绪,通过下村指导和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观念的改变,保证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清洁乡村行动”启动后,各村利用户主会、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利用广播对群众进行宣传,各村委除了召开“三委”干部会、党员会等,营造了人人讲卫生、户户抓环境的良好氛围,使“门前三包”“卫生保洁制度”等一系列环境卫生制度的贯彻落实更加顺畅、深入人心。并建立乡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制度,更好的指导各村抓好环境建设。目前,全乡所有的干部均联系到村,具体指导村抓好卫生保洁工作的落实。

  乡中心学校制定了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方案包括全校所有区域的划分由班级包干,各班区域的整治时段、整治要求、整治目标以及卫生检查、卫生评比等内容。成立以校长为为组长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由组长带头全面抓,政教处具体负责校园卫生整治的日常工作,实行教学楼、公共区域、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厕所等区域由领导分片无死角包干负责。并且向学生发放 “卫生整治倡议书”,让学生带回告知家长,不论在家、到学校、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家长教育孩子爱卫生、讲文明,同时孩子也监督家长洁净家园、保护水源,达到让所有公民都有卫生意识,保护我们山明水秀美丽家园的目的。

  (三)开展集镇及周边村庄环境整治。

  组织了由10人组成的集镇环卫工作队,负责集镇卫生及绿化管护,将卫生区、绿化区落实到人,确保了集镇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按照上级关于以奖代补资金专项用于保障环卫设施设备建设、日常运转的要求,乡整合市县资金用于保障环卫设施设备建设,其中13.6万元用于购置1辆垃圾清运车及可卸式垃圾箱,10万元用于在各行政村垃圾集中的地方建设垃圾焚烧炉18个,市县以奖代补资金不足部分由乡自行解决。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集镇及沿河、沿路环境卫生进行重点整治,由乡政府牵头,乡直各单位、各村委会等负责,对集镇,公路两旁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进行整治,对污水沟,城镇周边暴露的垃圾进行清理。拆除占用耕地违章建筑5处400多平方米。

  为了保障昆明城市饮水安全,根据《XX市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办法》,乡每年有22万元河道保洁补助资金,我乡成立18人的河道保洁队伍,新建河道保洁垃圾池40个,对全乡河道卫生进行清洁,并拆除占用河道违规建筑300多平方米,保证了河道行洪安全。

  (四)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以村为单位分组包干,分户负责划定区域全面整治,确保主公路及通村公路沿线,房前屋后全面整治。利用好11个村委会20个垃圾房,11个污水收集处理池,兼职保洁员75名,18名河道保洁员。1处无公害填埋场,4个集镇修建垃圾房,河道保洁垃圾池40个,2辆垃圾清运车,全面清洁,使乡村变得更干净、水变得更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5889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