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历史记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天宝十四载(77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范阳,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长期隐藏的各种矛盾终于白热化,各种社会危机全面激化。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

  天宝十四载(77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范阳,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长期隐藏的各种矛盾终于白热化,各种社会危机全面激化。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的国力、民生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史载:“函、陕凋残,东周尤甚。过宜阳、熊耳,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编户千余而已。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旧唐书·刘晏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成为唐朝社会的三大毒瘤,唐王朝从此风雨飘摇,盛世不再。惨烈的社会现实,盛与衰的巨大反差使得诗人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上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说过:“诗言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其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要真正读懂诗人的作品,必须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理解诗歌所反映的诗人的“志”。 中晚唐的牛李党争是白居易所处的时代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许多文人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使得他们的创作心态发生变化,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感慨表达出来。在当时的文人中,白居易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考取进士;两年以后,又应吏部试,并于贞元十九年(803)春以书判拔萃科登第,任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官生涯,直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白居易算是个长寿者,他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九个皇帝的统治。会昌六年(846)八月,白居易结束了七十五个春秋的漫长人生,与世长辞。他留下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诗歌约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自二十九岁登第起,白居易的创作就同他的宦海沉浮紧紧系在一起了。他的诗歌,揭示出一位正直、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揭示出造就他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和那个阶层的部分特质。从他的诗歌中,我们真切地了解到一个和传统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唐人眼中的现实世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2025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