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秦吉了》赏析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白居易-秦吉了

  哀冤民也。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乌;鸢捎乳燕一窠覆,乌啄母鸡双眼枯;鸡号堕地燕惊去,然后拾卵攫其雏。岂无鵰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亦有鸾鹤群,闲立扬高如不闻。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岂不见鸡燕之冤苦?吾闻凤凰百鸟主,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闲言语!

  鉴赏:

  这首诗为《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四十八首。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诗中之鵰鹗,乃指宪台搏击肃理之官,鸾鹤乃指省阁翰苑清要禁近之臣,秦吉了即指谓大小谏官。是此篇所讥刺者至广,而乐天尤愤慨于冤民之无告,言官之不言也。”陈文所说宪台搏击肃理之官,即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之类,所谓省阁翰苑清要禁近之臣是指那些职位很高、掌握枢要的尚书、门下、中书各省及翰林院的高级官员。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制订、实施负有重要责任和影响。至于职掌讽谏的大小谏官,其地位作用更不难想象。这些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吏,职位、职责虽不同,但在诗人看来,他们应当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固性。自中唐以来,宦官专权,神策军将吏士卒横暴至极,读白氏《宿紫阁山北村》一诗,已见一斑。身受重压的平民百姓,有冤不敢诉,职掌治安的官吏,又不能绳之以法;而负有讽谏、弹劾之责的谏官御史们,又隐瞒事实,不直言进谏于皇帝,致使百姓遭殃,生灵涂炭。诗人对此愤慨已极,因而作此诗以讽刺这一现象。

  这首诗和《感鹤》一样,也是寓言体,通篇没有诗句直接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诗人用简短的诗句,塑造了鸢、乌、鵰、鹗、鸾、鹤及秦吉了等六七个活生生的动物形象。它们的嘴脸被刻画得如此真切生动,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封建时代的各种官吏的罪恶嘴脸。因而从字里行间,并不难看出作品的象征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3791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