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明礼诚信的板报(3)

板报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诚信”

  把“明礼”与“诚信”放在一起组成“明礼诚信”,这不应理解为是偶然的、随意的,也不能理解为仅是为了朗朗上口。

  “明礼”和“诚信”,确实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般来说,“明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

  “明礼”只有表现了人内心“诚信”的本质,才不会流于虚伪的形式或繁文缛节;“诚信”只有通过“礼仪”、“礼让”的形式,才能够最恰当、最真实地表现出来。

  《礼记》对“礼”有一个解释:“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记·礼器》)说明古人早就把“忠信”视为“礼”的本质。

  “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与“诚信”相互关系的最好的解说。

  不“诚”,则无“礼”;无“礼”,则不“诚”。

  确实应从这样的辩证关系中来把握“明礼”与“诚信”的内在联系。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乾·文言》)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诚信”的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大体上也是成立的,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信”主要是讲信用、信任。

  “诚信”的含义,主要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孔子讲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关系。

  把孔子的话引申开来,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说是“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立”,统治者“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家庭“无信不立”,个人当然也是“无信不立”。

  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诚信”其次还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规范,无疑具有明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成就巨大,世所瞩目。

  但是,由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在经济领域,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十分猖獗,不仅仅是一般的商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而且连统计、审计、财会和合同,也出现了严重的欺诈现象。

  可以说,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已遍及当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人民的生活为之受苦,企业的经营为之遭殃,国家的声誉为之败坏。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大声疾呼要以诚信为本,江同志号召不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国务院专门颁布了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规,其中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靠法治和德治两手,从源头上根治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这一系列举措的基本道理就在于,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背后,本质上是“诚信”的危机。

  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是把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个人的收益寄托在“诚信”之上,而是豪赌在坑蒙拐骗之上,幻想在一夜之间通过不法和缺德的手段暴富。

  因此,真正的治本之道,一要靠法律的严厉制裁,二要靠道德、靠“诚信”的教化,尤其要靠营造一个“诚信”才能致富,欺诈必定破产的社会道德和舆论氛围。

  这样才能够使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道德准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从道德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1.关于科技黑板报

  2.关于环保安全板报

  3.关于学生团结的黑板报

  4.关于国庆的黑板报2017

  5.2017关于国庆的黑板报

  6.关于学雷锋的黑板报

  7.关于教师节的黑板报 高中

  8.关于建党节的黑板报

  9.关于感恩教师黑板报

  10.关于开学黑板报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3516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