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香港回归20周年的手抄报(6)

板报大全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异常的炒股热潮

  6.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应该算是我至今看到的最能反映资本市场风险的一件事。因为对于当时刚刚开始认识资本市场的我来说,虽然已经有了对国内股市反复大起大落的认识,但毕竟没有看到过,一个对股市楼市如此有信心的环境,竟会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就转变成普遍弥漫恐慌情绪的环境。更没有看到过被极度追捧的股票可以在几天内就跌去90%以上的。在1997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数的升幅有50%以上,而在回归后的7月份,竟然又11次创出历史新高。这段时间内的香港同胞都普遍地沉浸于纸面财富快速膨胀的喜悦之中,要想清醒一些也实在不容易。现在想来,这就好比一个人行走在一个狭窄的挤满人的通道中,周围人前行卷起的风就足以推动你不知不觉地往前走。所以要在一片炽热的气氛中保持清醒或许是需要终生修炼的。

  实际上,在香港被卷入金融风暴前,还是有不少反映风暴可能来临的蛛丝马迹。只是在一片狂热中,大众不仅没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嗅出一场大危机爆发的征兆,反而把它们解读成进一步鼓舞市场信心的事实。如在1997年5月泰国发生金融危机,特区政府决定向泰国政府贷出十亿美元,帮助其度过难关时,就没有多少人感到了潜在的危机,香港是否会因此遭受牵连?反而从特区政府的行动中体会到了一种安全感――至少香港现时的经济是无需忧虑的。由于甚少有人从泰铢的大幅贬值中感到危机的临近,所以香港的股市并没有因此停止上升的步伐。

  现代资本市场的虚拟经济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并早就在很大程度上蜕变成投机者的冒险场所。这样的市场最怕的是资金的净流出,最看重的是市场信心和资金的净流入。因有信心就有资金流入,相比之下市场信心就更为重要。对冲基金要靠港元贬值获利,就要设法迫使特区政府放弃联系汇率。只有加速港元的抛售,促使大量资金外流,让特区政府无力承接港元的沽盘,才可以迫使特区政府放弃联系汇率。对冲基金通过沽空港股期指和沽空港元,来重创股市,动摇投资者信心,促使大量资金兑换成外币流出香港,又可以在港元贬值时,大获其利。这样的策略能否奏效,就看特区政府承接港元抛盘的能力了。如果市场真的像对冲基金预期的那样变化,港元大幅贬值,金融市场崩溃,那么对冲基金还可以进一步用获利的港元对那些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从而攫取更多的盈利,香港同胞通过多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就会轻易地被人卷走。这就是当时特区政府面对的一个严重后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4831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