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究朱自清《背影》里的秘密(2)

背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探寻:朱父是因何交卸差事的?

  A、朱自清的妹妹朱玉华说:

  民国六年之前(1917年),父亲的差事一直很好。民国六年,因为在徐州收了几个姨太太,在家里最早弄回来的姨太太赶了去大吵大闹,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丢了差事还负了债,从此我家就不曾再好起来过。(《朱自清的妹妹谈朱自清》)

  看来朱的父亲有好几个姨太太,姨太太之间还挺麻烦。卸职、欠债与姨太太有很大关系。

  B、网上朱自清纪念馆里的年谱,是这样记载的:

  1917年冬天:父亲受姨太太牵累,亏空公款500元,祖母因此辞世,享年71岁。父亲失业……

  看来朱的父亲的确受姨太太牵累。500元好像不多啊?数字是否有误?祖母之死与此有关吗?年谱好像是朱的子女写的,因为文中称父亲。

  知道了这些,再读朱自清《背影》第二段这些句子: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为什么哭?他怎样看待自己父亲的行为呢?

  《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有董水龙老师的《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一文,记录了他在课堂上引入这些信息后与学生的对话,末了,老师总结,“朱自清父亲之所以要贪x受x,是因为他在徐州又娶妾组建了另一个家庭,费用开支大了,不得不这样做。这样,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当然要大打折扣,正面形象肯定不好了,所以只能说‘背影’了。”

  果真如此?

  朱自清在新文化运动前夕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算是比较活跃的,他对父亲的态度可能是什么?再读《背影》。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这是一个独特的肖像描写。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着父亲和他的一举一动,笔调冷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用“胖子”来叙述父亲,又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温度。而且: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些句子都是有温度的,相信朱的父亲也应有感觉。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非要这么艰难地亲自去买橘子,为什么?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仅仅是为爱感动么?没那么简单吧?除非那些很不愉快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我相信,对着父亲的背影,几个姨太太的闹腾、祖母的死、烟酒公卖局局长、贪x、贷、黑布小帽……都会在朱自清的脑袋里盘旋,闪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eiying/745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