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边城》的慰藉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边城》的慰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边城》的慰藉

  在茶峒城的溪岸,追随着一片落叶,我用手去抓天空未知的辽阔,却发现朵朵白云映照着溪水透明的惆怅,而那洞穿着空气的悠扬笛声,传到我的耳畔,如同已响彻了千年的余音。当看见那位名叫翠翠的少女轻轻划着桨,并用纤细的手拨弄水中的波纹时,我才发现,自己走进的是一片游走的文字,一片只属于这座城的文字……

  《边城》,其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条流动的小河,这该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这个湘西世界,在我的脑海中,有过毫无喧嚣的寂静,但终归于我的是沉重又随着流水缓缓前行的世界,一个因水而生的乡土世界。

  茶峒城,城中穿过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个沧桑的老人,一个晒得黝黑的女孩,还有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的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塔下的老人收工。一切都古老而祥和,自然而朴实。无人过渡时,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然后让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把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

  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船夫。她站在船头,懒懒地拉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翠翠必站在小山头,目送新娘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在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扮成新娘子。

  直到那白塔倒塌,爷爷死去,大老和二老分别死去与离开,一切才改变。这个受着风水滋润、无忧无虑的姑娘,宛若一夕之间,少年老成。翠翠必须看清楚,自己所不能够承受的,也正是她的必经之路。所有的悲怆,如同白描一般来得真实而又深刻,像是溪面上的波纹,只是淡淡起伏。而边城,似乎在沧桑之中平添了几分孤独。一切皆物是人非,吊脚楼的曲声依旧,水鸟的鸣声依旧,但那一把把乡土之味中,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泪水。白塔修好之后,翠翠每日在塔下唱的歌,化作呼吸,化作梦,化作灵魂的世界中的寂寞的慰藉。

  回到自己的生活来看,作为篇章,这不过是桨声灯影里的一段过往,那是被浓厚的乡土气息所包围的爱情。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有着常人无法体会的悲凉、无奈,甚至没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自由。它沉淀了恢弘的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还有那动人的朴素。我承认,边城是一个美的世界,但是城的背后,是一段隐忍不言的伤。而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集中地反映出真实的“人生的形式”吗?

  大师的笔,在字里行间,将饱满的情感一一洋溢,而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叙述,绝非仅仅为了表达“爱”与“美”的美学理想,而是将人性重归于自然,在自然之中还原人类纯净心灵的本质以及生活形式。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之美。

  对于《边城》,我们应该怀着对待经典作品的阅读心态走进其中,但毕竟不要忘了,人性与自然及乡土的紧密联系。放开拘束,将固化的思想俯下来,与灵性的流动对话,与这座千年的古城对话,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到了夜晚,重新拿起《边城》,细细品读,我的每一次思索,似乎都使得自己踏入边城溪水中那属于夜晚的抒情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543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