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谈沈从文《边城》的多元美(3)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生活之美

  沈从文以对故乡的一种“痴情”,对现代腐朽庸俗风气的一种“憎恶”,描绘出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生活风俗画。这幅风俗画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湘楚文化。这幅风俗画的神韵就是和谐。

  1.边城人对时代背景的淡然,对传统风俗的继承。《边城》写于20世纪30年代,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湘西人生活却是安宁祥和,似乎没有时代的印记,“时代”只是生活在边城中人们的大背景,就像是水墨山水中远的不能再淡的飞白。从生活风俗方面来看,小说主要写了茶峒一带的两种民情风俗:端午节的龙舟赛,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方式。这些描写中无论哪一件事,哪一次活动,都表现了人们生活情趣的放达,这是沈从文对背景虚化、淡化处理的结果,是那种灰暗现实环境下孕育出的一份从容、恬静的生活态度。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状态。小说展示的“人生形式”,就是在一个和平、宁静的湘西社会中,所具有的质朴淳厚的人情,彬彬有礼的古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翠翠的眼中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常、平静,她完全没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观念性的东西。她生命中的力量完全来自于她在自然中成长的天然属性。她的生活过程不与某种目的相联系,而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质。翠翠对傩送萌生了少女的爱情,这是由于她自身的成熟,是她达到一定年龄,身体自然发育成熟之后,一种自然的体现。她完全听凭一种自然,一种天性,而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小牛、羊群、野花、渡船、心事,这就是翠翠的生活。这也是“翠翠”这些茶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状态。

  3.边城人思想意识原生态的回归。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呼唤自然的回归。人类在创造中不断摆脱原始、蒙昧,却离自然越来越远。所以当人们意识到自然本性丧失的太多,渐趋向社会中的符号时,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向往人的天性,开始呼唤原始的回归。《边城》描写了人理想中的世界,简单的社会、简单的人,但这正是人们在文明高度发展中对原始回归的一种呼唤;《边城》人的思想并不贫困,人性没有被完全扭曲,不急功近利。就如翠翠没有因船总顺顺家的经济和地位要附会高攀;天保和傩送兄弟也没有嫌弃翠翠是老船夫的外孙女而不去爱她,这一切都是自然天成的有情有义。那里的爱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是淳朴、山歌式的。可见,沈从文是看重湘西的“原始的丰富”的思想,正是透过这个“原生态”的思想境界,去审视都市世界,让人发现他和谐思想的映射,从而使人们在已经被文明道德过度社会化的思想意识中找到和谐的回归。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836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