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外国学者眼里的边城世界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外国学者眼里的边城世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外国学者眼里的边城世界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道独特风景线,有着丰富的阐释空间。域外学者,由于国别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概览七十年来域外学者有关《边城》研究的论文、论述,其兴奋的视域可归纳为牧歌——中国人形象说、悲剧——命运说、象征——原形说三种类型。

  一、牧歌——中国人形象说

  在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中,以乡土抒情诗的方式把茶峒山城作为自然的理想化加以表述,充分展现了传统和乡土诗意之美,表现出与纷杂的城市不一样的抒情倾向和品格。正因如此,《边城》多次被论都冠以“牧歌”。在域外学者那里,较早使用“牧歌”一词概括《边城》特点的是美国的夏志清,他在《中国小说史》中认为《边城》运用的是一种“玲珑剔透牧歌式的文体”。

  日本的松枝茂夫用“完美诗式的故事”来概括《边城》特色,他认为《边城》“教给我真正的中华民族如何是纯真可爱的民族”,是“没有毒害过的,无垢纯真的中国人”。

  旅美批评家聂华苓在她的《沈从文评传》中认为“《边城》代表了构成沈从文‘乡下人’未被现代文明糟蹋的理想世界的概念”,在这个“理想世界”中“自然景色、城市、风俗习惯和人民——这一切都融合一体”。

  新加坡的王润华从《边城》人物、山水、意象关系着眼,称《边城》结构运用的是“山水画结构”。他说“小心推敲过《边城》,基于小说之组织与意义之表现手法,我认为它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许多类同的地方”,不同的是“前者用语言文字,后者用线条色彩作为表达媒介”。比作一幅水墨画,实在是深得它的气韵和精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939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