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边城》意境的翻译再现(2)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意境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与审美,“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人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2]。根据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与翻译的关系,要注意翻译能否成功与译文读者的大脑认知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浸淫过,拥有中华艺术文化这一认知环境的译文读者才能充分领略意境之美。

  关联翻译理论是格特将丹・斯珀伯(Dan Sperber)和迪尔德丽・威尔逊的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的成果,见于格特1991年发表的《关联与翻译: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格特认为翻译是一个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是人的大脑机制。人与人的交际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交际双方的大脑或多或少有共同的认知环境。格特还强调:“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而认为任何信息都是可以在翻译中传达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3]

  迄今为止,《边城》一共有四个英译本,戴乃迭译本和美籍汉学家金介甫译本是四个译本中最新的两个译本。以下分析实例分别取自戴乃迭和金介甫两人的译本。

  (1)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

  The rain comes down steadily,the stream is misted over.

  The rain would not let up.The river was covered with mist.

  此例中的原文语言虽简短含蓄,但构建了无穷无尽的意境,雨中的朦胧美感跃然纸上。原文读者不仅能轻易联想到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而且因为它与中国古代诗词的互文性关系,中文读者能与他们所熟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等诗词联系起来。因为各自传达的美感会互相加强的缘故,从而让原文读者获得一种更深的审美体验,构建丰富的意境。在两个译本中,两位译者均将原文的字面意思传达了过去,描绘了原文中的雨中河景图。但是对于原文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更深的审美体验,不曾读过中国古代诗词的译文读者,就不可能将这句话中的画面与诗词中常描绘的江南雨中朦胧之景这一意象联系起来,所以不可能领略到更深层的诗意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037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