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陌生化表达效果(4)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隐性对比手法的运用

  这篇小说带我们走进了自然、宁静、清幽的乡村生活中去,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复杂,有的只是宁静、简单。没有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不仁,有的只是纯朴、热情、单纯的人际交往。这样和谐、祥和好似世外桃源的乡村,不由得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乡村与城市的极大反差,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边城”人的纯朴、善良、正直、热情与城市上流社会中人的虚伪、懦弱、自私、冷漠相对比,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是图”的庸俗人生观、价值观相对比,极大地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真切的内心感受。如小说开头的这样几段话:“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   “但是凡是求个心安理得;出力气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烟草,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4]这样的几段话充分体现出了“边城”人的热情、淳朴,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不会为一己私利而愧对别人。人与人之间十分友善,好似亲朋好友一般,互助互爱。然而作者并没有在小说中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对现实城市生活中人的自私、庸俗、唯利是图的不满,而是完美的给我们呈现出了湘西小乡村的和谐、理想化的人际关系,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样的人情美与现实城市生活的庸俗、肤浅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隐性的条件下,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作品以外的任何力量都无助于提到小说作品的潜能。”[2]可见小说内部的各种表现手法都能够深化主题,提高小说自身的表现力。因此,小说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法是至关重要的。在《边城》中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隐藏性的对比手法,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鲜明对比,在描写乡村“边城”人生活的同时,不由得让人们将自己的现实社会与其相对比,在一种隐藏着的条件下,表达出了乡村与城市生活的不同,无限放大了作品的内在潜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深刻领悟了作家对边城人情美的赞颂,以及对现实城市生活唯利是图的不满。高超表现手法的运用,体现出了“陌生化”理论的深刻内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084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