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边城》的回归自然倾向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的回归自然倾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的回归自然倾向

  摘 要:在沈从文看来,自然就是一切。生活应与自然相契,生命应皈依自然。对现代社会人而言,自然人性具有最高的精神价值。人只有贴近土地、融于自然,才能体验到生命的存在与庄严,才能发现美与懂得爱而免于沉沦。因此,他主张回归自然。这在他的代表作《边城》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边城》 回归自然 倾向

  一、创作的支点与参照

  对沈从文而言,自然可以说就是他的宗教。他曾说:“一种由生物的美与爱有所启示,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无可归纳,因之一部分生命,就完全消失在对于一些自然的皈依中。”{1}眷恋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可以说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他的代表作《边城》所写的边城,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在他诗意的抒写中已成为了一个保存理想生命形式的象征,成为了他建构的湘西世界的代表。《边城》是身处现代都市的沈从文对理想自然及生命形式的反顾与思考,他从边城的具体生命形态出发,对人类生存意义进行了一种形而上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

  纵观沈从文的创作,从故乡边城的山水出发批判人性的异化、都市的腐朽堕落以及倡导回归自然本真已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边城世界已成为沈从文的一个特殊精神支点,只有面对这类世界之时,他才能回复内心的平和与宽厚,才能在自在的状态中返回故乡的深层精神结构之中,一方面不懈地追寻人的自然本真,一方面竭力重构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他而言,边城“本身已成为一个相当完整的文化符号,其中不仅蕴含着沈从文个人精神发展的历史,而且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存空间”{2}。从这一层面来说,沈从文孜孜以求的是 “用他的湘西原始淳朴的人性美来改变现代文明培养的虚伪堕落的人性,恢复民族元气,重塑民族品格”{3}。为此,他在其湘西系列作品中努力表现那种“生命的最完整形式”,即“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这种生命形式具体表现为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人率性、朴素、粗犷、真诚的生命形态。

  相对于乡村经历,都市生活使沈从文获得了一个参照,都市人的矫揉造作与虚伪,使沈从文在慨叹其营养不良、批判其堕落颓废的同时,体会到回归自然的可贵。他努力在作品中抒写从湘西山水中孕育出来的“优美、健康、自然”的理想生命形态,一心“去重造那种被都市文明所阉割所吞噬的异化了的人性”{5}。正如苏雪林早年所说,沈从文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 {6}。她敏锐地把握到了沈从文为破解现代人生命败落、精神焦灼、处境幽暗的困窘而做的思考,看到了沈从文针对现代文明进程中民族的衰退、人性的缺失与文化的扭曲而企图通过恢复人性的自然和精神的自由来进行补救的努力。其实,不管是沈从文的创作还是众多评论家对他的评论,都能验证沈从文作品中那种明确的回归自然倾向与追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173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