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边城》的叙事技巧(3)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别样的曲调

  这里指情节的逆转。逆转情节可以给读者造成别样的感受,一个突然发生的事件往往改变了人物整个人生和命运,情节突然急剧逆转,天保的死亡,傩送的出走,使翠翠本来充满期望的爱情变成不确定的等待,这使作品充溢着叙事的张力,能将故事的意蕴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当然这种逆转结构运用的好,还和沈从文另外的一个小技巧是结合在一起的,它就是伏笔,只有结合这一点才能更好的领会情节的逆转这一点是如何在文章中作用的。沈从文在《边城》中安排的伏笔是非常优秀精致的,举例说明:

  翠翠逐渐感到祖父的死亡,有了忧患意识。下大雨、雷声、电光都预告水灾的开始。翠翠说了还想说:“爷爷你在这里我不怕!”这句话暗示着今晚翠翠的心里不安,同时读者也能猜测爷爷的死亡。

  总之,伏笔的作用是为了调节小说情节的起落。小说的进行中不可单调,必须有曲折。但不可大起大落,起落一定要有限度,不可妨碍流畅。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空白艺术手法运用所达到的效果。空白意味着无限,意味着扩展、开放和对整体最大程度的丰富。在《边城》情节的设计上,沈从文巧妙的安排“空白”,让读者有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边城》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这么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给读者欲罢不能、欲追不得、回味无穷、怅然若失的感受,掩卷后带来无尽的沉思,让作品有了永葆青春的魅力。

  另一方面,沈从文不是事无巨细的一一叙述,在作品中也常表现有意做成的模糊,对一些事避而不谈,让读者自己用想象来填补。如对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底蕴,沈从文也没有具体交代,只是在祖父的回忆中把故事大致的提了提。这些情节的模糊和婉转,可能会给那些追问前因后果的读者带来一些费解,在我们不能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让人联想与咀嚼的空白,造成深幽、朦胧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论技巧 沈从文文集[M] .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2] 沈从文:边城[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 尤作勇: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J].中华文化论坛,2008,(2).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173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