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采薇图画历史故事论文

采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采薇图后面的故事

  多年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自己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国——赵宋王朝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对投降妥协派的一种不耻与不平的恨。爱恨交错的这种思想在《采薇图》画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采薇图》是他空有爱国之志,却无力报效国家,自表心愿的一个心声表达。李唐愿学古人伯夷、叔齐不愿安于亡国,饿死不食周黍。或以此提醒当权者勿忘亡国之耻,勿安于现状。驱除鞑虏,收复故地,百姓能够再食国黍。以他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又能以什么方式来述说自己的内心世界呢?拿起他的画笔,当作他的唇舌,表达他心中的意志。对于《采薇图》闻其名,未见其面时,不甚理解其含义。见过此画之后,打动我的并非画面中描绘具体故事。而是画中人物的塑造神韵。是正面直身坐立的伯夷的眼神。就是看到这幅画的一刹那,深深地被画面中伯夷的眼神所吸引。看伯夷的眼神,你能感觉到画家传神的画出了伯夷的内心世界。面容憔悴,双目却像寒星一样,主人公的那种坚韧不拔,刚直不阿、愤世嫉俗的内心世界表现得痛快淋漓。一个没有经历、没有生活、没有体会的人,是不能如此传神的把它表现出来的。历史记载的伯夷和叔齐也仅限于他们相互让国,亡国后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上(今陕西境内)的简略概述。不同时代的故事,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便有了不同的历史含义。李唐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伯夷、叔齐的历史背景,尽管大的框架相同,但历史意义却截然不同。李唐所处的历史年代是国家已经破败,而且还有完全亡国的危险,可是朝中的一些大臣却还过着偏安一隅,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为了自己的享乐生活能保持得住而去与敌对的军事敌人投降妥协,打击抵抗的一派。在这种环境下李唐所作的《采薇图》是有一定积极的政治意义的。而我对于人们评述商周时代的伯夷、叔齐的一些思想与做法却有一些异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aiwei/6249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