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及现实意义

长恨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的主人公王琦瑶自始至终是一个悲剧人物。本文遵循着她的人生轨迹,分别从她与李主任的初恋结局,与康明逊的爱情遭遇,与程先生的姻缘始末,与老克腊的老少畸恋等方面,阐述了王琦瑶的个性性格、传统的观念、时代的动荡、“文革”的冲激,造就了王琦瑶的悲惨命运,以显示人类与命运所进行的抗争和最后无法挽回的失败,这一悲剧散发着令人着迷的艺术感染力,我力图从宏观的视角,探求她的现实意义,给世人以些许有益的洗教。

  关键词:长恨歌  王琦瑶  悲剧  意义

  《长恨歌》自1995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文中女主人公王琦瑶本是中产资级家庭中典型弄堂女儿,她热爱唱歌,哼着周旋的《四季调》;她算不上是校园的才女,却有着家常养眼的好看。这美,不是远距离的美,而是近在咫尺的美。本文将从性格悲剧、城市悲剧、自然悲剧、女性悲剧解读女主人公陷入的悲剧命运,以显示人类与命运所进行的悲壮的抗争和最后无法挽回的失败。

一、悲剧的眼光

  王安忆曾说:“我觉得好的作品就像一座房子,里边房间再多,线索却是简单的,我们只要找到了一扇主要的门,这房门一旦打开,我们就会顺利地走遍了所有的房间,并且发现所有的房间其实是连成一体的”①。在《长恨歌》中,我们不难发现王琦瑶悲剧的一生正是这样一扇能走向所有房间的“门”,也是开启所有房间“门”的钥匙。作者透过“日常化”的感情视角,不厌其烦地叙述了王琦瑶——十里洋场上一个典型的弄堂女儿冗长琐碎的一生悲剧:由美丽纯情的学生到风光无限的“沪上淑媛”、三小姐,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旧社会遗老;由阴涩萌动的弄堂到奢华艳极的爱丽丝公寓,再到平淡质朴的平安里;由叱咤一时的要员外室到不能负责的康明逊情人,再到与老克腊的畸形黄昏恋……最终碧落在长脚那双看似阔绰却肮脏的手上,落得个凄凉的晚景。虽然如此的结局早在作品开头片厂里的那一幕预演了,但它真的来临时,我还是感到了震惊产生了怜悯,领悟了“强烈的宿命感是王安忆笔下无一例外的精神物质”。

  综观王琦瑶悲欢起落饱经沧桑的一生,其大多是漂泊在“世俗化”的日常琐碎中,除了一时的“沪上淑媛”风光,短暂的“三小姐”光环和转瞬的李主任外室。因为在王安忆看来:“我是个写小说的,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我不想在小说里描绘重大的历史事件,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当表现日常生活”②。所以喋喋不休的下午茶,漫无边际的围炉夜话,无休无止的舞会,流言,鸽子等等充斥全篇。我们耳染目渲了滚滚红尘里极尽繁华背后的阴暗角落里城市女性的身影。当虚荣逝去,繁华不再,我们看到百孔千疮的城市里,这个女人仍在都市情欲堆中打滚。她一生在命运的巨手中挣扎浮沉,忙忙碌碌,作为“类”的代表她是一个城市女性的影子和代言人,她的故事实际上是一座城市的故事,她的悲剧实际上是整座城市的悲剧。因为“城市使女性再生,女性又对城市进行新的阐释,城市与女性是水乳交融的,合而为一的”③。一个城市的“边缘人”能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地看世事的云起云舒,却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出悲剧的主角,相信作者是有意为之的。作为一个表现现代人命运的悲剧,作者将眼光投向了普通人,并将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落实到日常“小故事”、“小历史”中,为时代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历史记忆。“悲剧眼光的根本或要义首先在于从深处提出一切问题中最初(最后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关于生存的问题。生存的意义在那里?悲剧的眼光将人看作寻根问底的探索者,赤裸裸的,无依无靠。孤零零的面对着他自己天性中和来自外界的种种神秘和恶魔的势力,还面对着受难和死亡这些无可避免的事实。”④这种眼光,无疑使得人物更加的丰满,悲剧更加震撼和具有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anghenge/3125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