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轼《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简案

赤壁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苏轼的2首《赤壁赋》,大家有学习了解过?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赤壁赋》第二课时的教学简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教学目标】

  圈点批注,品读语言,感受作品的图画美、音乐美、哲理美,增强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的图画美、音乐美、哲理美。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贬官黄州时由悲观到乐观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圈点批注,品读语言,感受作品的图画美、音乐美、哲理美。

  在第一课时梳理文字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圈点批注,品读语言,发现、感受作品的图画美、音乐美、哲理美。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捕捉和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阅读中的个性化见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切磋的感悟等。

  文中有画是《赤壁赋》的第一特色。

  首先,《赤壁赋》的景物描写极具画面感。

  其次,《赤壁赋》中的画面极具动态感。

  文中有乐是《赤壁赋》的第二个特点。

  (一)押韵,每段一韵或几韵,声调和谐,朗朗上口。

  (二)文中大量使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文中有理是《赤壁赋》的第三个特点。

  首先,苏轼能够多角度看问题。

  其次,苏轼善于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美。

  三、仿写练习

  参考“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星星。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

  2. 阅读《后赤壁赋》一文,在景物描写和思想内容上与《赤壁赋》做一比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bifu/512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