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迟子建小说中的三个世界(5)

迟子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儿童视角的选取。这是迟子建小说的现实世界、历史世界与理想世界交汇的地方,即儿童视角也带有一种历史性。迟子建的小说常常采用儿童的叙事视角,无论是她早期的作品《北极村童话》还是后来较为成熟的《伪满洲国》,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率真的儿童世界,这个世界往往呈现出一种既富有生机又充满迷惑的形态,同时也留下巨大的阐释空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人进行论述。胡德培在《迟子建评传》这篇论文中论述了迟子建的童年生活对她创作的影响,并指出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往往是从孩子的视角去描写世界的,是一种“童年回忆方式” 。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梁爱民的《聆听天籁感悟童心――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叙事视角》、方守金的《童年视角与情调模式――论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特征》等。他们普遍认为迟子建的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着意经营,尤其是对童年视角的运用特别富于美学意味。对于童年生活的回顾往往包含着人类对于历史的记忆。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的确,这种叙述视角是巧妙的: 一方面,它包含了对历史的再回顾,把我们在现实中未曾实现的东西以“白日梦”的形式实现,同时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越中,使人类知道怎么去面对未来。这种回顾将历史、现实、未来串联起来,给了我们无尽的满足和启示,因而可以说是对人类理想的一种实现方式,同时也昭示出了作家对于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当然,这种独特的视角打破了成人世界中的理性思维,把人无法言说但又充满灵性的感觉世界表现出来,这又是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所不能理解的。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儿童可以和动物成为朋友亲热交谈,可爱的动物也会为了不忍分离而苦苦追寻孩子。小说还通过小女孩与其他大人对待俄罗斯老奶奶的不同态度显示孩子般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凶险和狡诈形成的鲜明对比,从这里我们隐约可以感到作者对于由现代理性秩序构成的世俗社会的批判立场。可以说,儿童视角是作者表达自己观念的一种叙述策略。通过此种方式,作家有意无意地透漏出自身与现实社会的一种对立姿态。然而,这种原本尖锐的矛盾冲突由于作者的“面具”而得到了一种缓和,作家通过对于纯真净美的境界的追寻而实现理想,从而远离污浊的现实。另外,作者通过儿童稚真、毛茸茸的眼睛把现实原生态地表现出来,让儿童凭借那颗善感、灵动的心去本能地感受这个世界,借助儿童的言行达到“真”、“善”、“美”境界,并打破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作品的制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zijian/2481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