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迟子建小说中的三个世界(7)

迟子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充满诗意的抒情性语言。迟子建小说的语言是别具一格的,朴素而充满诗意。对迟子建来说,无论是对现实生活,还是对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进行描写,她的笔触总是从容优美而富有诗意。如“日子飞快地流逝着,逝去的日子全然不知道都去了哪里。那逝去的风雨云霞亦不知去了哪里。反正又到了天高云淡的日子,灯盏路两旁的杨树又显出单调来,但灯盏路两旁的路面上却是热闹的。那些金色的落叶覆盖着路面……”这样充满诗性的语言在迟子建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表现出作家对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这也来自作家诗人的气质。只有对生活有诗性的理解才能写出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

  总之,从这三点来看,迟子建小说的田园牧歌特色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寄托着作者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二、温情叙事。迟子建小说的叙事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情。她从不特意去描述某个场景和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着力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是典型的现实人生,因而被称为“忧伤而不绝望的人生”。这是有一丝温情的艰难人生,具有悲剧感的人生,而这种叙事方式带给人的审美感受就是苍凉。在迟子建笔下,生活是艰辛的,还未成人的孩子便失去亲人,小女孩被姨妈虐待,被姨夫奸(《树下》);穷人养不起孩子不得不送人,姐姐在思念弟弟的过程中死去(《原野上的羊群》);还有死了儿子的姥爷不敢把死讯告诉老伴,不得不独自吞咽丧子之痛(《北极村童话》)。可以说在迟子建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悲剧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使是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生活依然更多的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的。但仅仅是这样并不能使小说真正具有苍凉感,只有在生活的苦难中表现出温情与崇高的时候,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作者的精神之光才得以显现。这是非常重要的,有评论者曾为此批评迟子建,认为温情叙事使她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度不够。但是迟子建坚持这一点,她认为温情是人生存的一种希望,在艰难的生活中温情是可贵的,作家希望表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尤其小人物身上具有的崇高感情。正是普通人身上发出的人性之光是世界的希望,因而有的人说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由此来看,迟子建小说中的理想世界是她整个创作的精神出发点,正是由于理想世界的存在,迟子建的小说才达到较高的境界。  总之,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中,现实、历史与理想这三个世界的建构交织进行,体现了作者思想上的突破,并使迟子建写出真正具有思想含量而又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迟子建小说中由儿童叙事视角所产生的率真之美与意境上所体现出来的苍凉之美共同构成了这位作家独特的审美品格,使她在艺术上的确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一,散文化的叙事;其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手法的结合运用;其三,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其四,作品具有悲剧色彩,有一种感伤美等。正是上述这些特征显示出迟子建创作的审美倾向。而迟子建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一种朴素美,其小说具有的儿童的叙事视角,忧郁而充溢温情的审美情怀,因悲剧感而点染出的苍凉感,对于大自然、田园牧歌生活的情感认同,借助各种意象而营造的意境美等等都是迟子建对于朴素美的具体阐释。正是这种阐释使她的小说在当代获得了独特的意义,即:立足于现实生活,又超越于现实生活;既是现实的,又是有意境的。阅读她的作品总能让人在精神上有一种感悟,境界上有所提升。这正是迟子建小说审美价值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zijian/2481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