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试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结构和主旨(2)

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全诗的第二个结构层——“承”,就是接下来的:(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一层由纯粹,宁静的孤独,过度到生命的孤独。“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也是深意内敛,“月圆”信非本意,“月孤”才是诗眼——“抬头望月,月我两孤”的传神之眼。借物抒情,承上启下,一“孤”字立见顿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句,“江畔”是守望者徘徊守望、恋恋不去的江畔,“江月”是久候苦觅的守望者蓦见的似乎亦寻亦觅、徘徊逡巡的江月。只是月非我守,我非月望,一见而惊,再想惆怅。诗中的“我”忽心生一念:历史上该有多少象我一样的孤独之人,在这样的光景中象我一样与这轮圆月“不期而遇”。所以作者不由得感叹再三:“人生代代”总多相思相恋、苦寻苦觅、苦候苦守之情,却何及江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老天荒的孤苦守望之万一。可见,到这里诗绪已由写景到写情。由于有了“怜月”的心念忽转,倒似乎觉得自己还算是有幸之人,不觉就略减愁烦了。这里,因自己守望而谓月亦望之,因自己久望而怜孤月望久,极尽推情及物之妙。

  全诗的第三个结构层——“转”: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一层,由抽象的生命的孤独,转入具体的生活的孤独。“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两句,它不仅让人想见游子身若飘萍,心随浮云,愁恨无凭的孤寂,更是全诗关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虽然情景相生,却始终是透过守望之眼“看”景物,其情感含蓄蕴藉,若有若无。而到这两句才开始直抒胸臆,慨叹心声——由外及内,终涉己身。至于“谁家今夜扁舟子”两句,应是说,“还有多少象我这样浪迹天涯者,羁旅淹留,高楼望断”?“我”身在江边,却心上“高楼”,神驰“妆台”,在游移的月影中,朦胧念想远方那被自己思恋的人与自己一无二致的孤寂;也料想“思妇”一定和自己一样,愁思如月色,“卷不去,拂还来”这种以己度人、益见相思的妙法,在后来的诗词中常见婉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2538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