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江花月夜》注释及解析(2)

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2832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