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蝶恋花·送春介绍(2)

蝶恋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词中首先出现的是垂杨。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三句,描绘了垂杨的绿姿。这种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的景色,对于阴历二月(即仲春时节),是最为典型的。上引贺诗中即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句。它不同于浓如烟草淡如金的新柳(明人杨基《咏新柳》),也有别于风吹无一叶的衰柳(宋人翁灵舒《咏衰柳》)。为什么借它来表现惜春之情呢?主要利用那柔细如丝缕的枝条的构造成似乎可以系留着事物的联象。少住春还去,在作者的想象中,那打算系住春天的柳条没有达到目的,它只把春天从二月拖到三月末,春天经过短暂的逗留,还是决然离去了。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两句,对暮春景物作了进一层的描写。柳絮是暮春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所以诗人们说:飞絮著人春共老(范成大《暮春上塘道中》)、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他们都把飞絮同残春联系在一起。朱淑真却独出心裁,把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描写为似乎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像黄庭坚在词中透露的: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清平乐》)。比起简单写成飞絮送春归或著人春意老来,朱淑真这种随春的写法,就显得更有迂曲之趣。句中用犹自把系春同随春联系起来,造成了似乎是垂杨为了留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艺术效果。

  像飞絮一样,哀鸣的杜宇(杜鹃鸟)也似看作是残春的标志。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春残时节,花落草长,山野一片碧绿。远望着这暮春的山野,听到传来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词人在想:杜鹃即使(便做)无情,也为春去而愁苦,因而发出同情的哀鸣,词人通过这摇曳生姿的一笔,借杜宇点出人意的愁苦,这就把上片中处于暮后的主人公引向台前。在上片,仅仅从楼外两个字,感觉到她的楼内张望;从系春随春,意识到是她在驰骋想象,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完全是靠垂杨和柳絮表现出来的。现在则由侧面烘托转向正面描写。  把酒送春春不语。系春既不可能,随春又无结果,主人公看到的只是暮春的碧野,听到的又是宣告春去的鸟鸣,于是她只好无可奈何地送春了。

  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常常在这时把酒举杯,以示送春。唐末诗人韩偓《春尽日》诗有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恹恹之句。朱淑真按照旧俗依依不舍地送春,而春却没有回答。她看到的只是在黄昏中忽然下起的潇潇细雨。作者用一个却字,把雨变成了对春的送行。这写法同王灼的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帘卷西山雨(《点绛唇》)相似,不过把暮雨同送春紧密相连,更耐人寻味:这雨是春漠然而去的步履声呢,还是春不得不去而洒下的惜别之泪呢?

  这首词同黄庭坚的《清平乐》都将春拟人,抒惜春情怀,但写法上各有千秋。黄词从追访消逝的春光着笔,朱词从借垂柳系春、飞絮随春到主人公送春,通过有层次的心理变化揭示主题。相比之下,黄词更加空灵、爽丽,朱词则较多寄情于残春的景色,带有凄忱的情味,这大概和她的身世有关。蝶恋花·送春介绍]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elianhua/1758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