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案(2)

蝶恋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知识要点: 品语言。品味关键、传神的字词,一般可从字词的本义入手,品味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赏意象。把诗人选择的特定意象放回到历史空间的坐标上,理解其所具有的多元性和时代性。 悟情志。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悟情感类型;二悟情感起伏;三悟情感高潮;四悟寄情技法。 对女子称呼本应用“娇”字,作者却用“骄”字,旨在赋予杨柳什么样的新意? 骄—马高大健壮貌—坚贞不屈貌。 杨花柳絮,洁白轻盈,美则美矣,却并非刚劲强健之物。当年推荐杨昌济(杨开彗之父)去北大任教的章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1930 年,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不幸被捕,惨遭毒刑拷打。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 2 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曹植诗云:“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毛泽东赋予杨柳“骄” 的姿态,表现的是烈士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气节,也表达毛为之骄傲自豪的心情。 “失”,包含作者对杨柳的情感是什么? 失去,亡失。包含一种痛惜、遗恨、无可补偿的心情。起笔看似平淡,读来却令人悲伤不已。杨柳并起,我君对举,失字迭用,我失,君失,既有各自的失,又有共同的失。不仅是各自的亲人,也是共同的亲人。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一开篇便营造了追怀、追忆、追悼的艺术氛围。 “杨柳轻飏” 浪漫主义的继承。 修辞手法上:谐音双关,偶合的姓氏;语意双关,符合中国人大团圆的结局。(善则升天,恶则下狱。烈士们生前雄姿矫健、壮志凌云;死后浩然正气、直冲九天!) 表现手法上:是想象的起点,在实写与虚写之间架设了一个联接通道。 逻辑结构上:过渡句。紧承起句的“失”,交代杨柳二人的归宿,从地下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在现实世界已壮烈牺牲的烈士英灵不死、精神永存,在另一个神圣世界永生! 因此,使用“轻飏”二字所创造出来的幻想世界,继承了中国浪漫主义的美学传统,既是感情的飞跃,又是意境的升华! “吴刚嫦娥”神话传说的创新。 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是流传民间的古老的神话。古人诗词引用神话故事,往往就神话写神话,跳不出神话本身。如:李白:“白兔捣药秋复春, 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都直言嫦娥的寂寞)。而毛泽东却能跳出原有的窠臼,挖掘出新的意义。吴刚伐桂,总也砍不断,着实令人苦恼;自从离别后羿飞入月宫,嫦娥已寂寞数千年。杨柳二烈士的忠魂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生活常态。苦恼多年的吴刚,精神为之一抖,捧出桂花酒盛情款待;清冷寂寞的嫦娥,心情为之一振,以万里长空做舞台翩然起舞。“捧”,敬意在其中;“且”,让步副词,姑且,聊且,再怎样的盛情款待,热情久迎都不足以表达对烈士的崇敬爱戴之情,只能是聊表心意。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驰骋丰富的想象,通过对古老神话的再创造,让古代英雄与神话人物同场出现,落笔虽在天上,着眼仍为人间,借仙家的崇敬寄托人的情思—赞扬与讴歌! 诗人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引用典故而不为典故所牵制,也表现为遵守格律而不受格律所束缚。(注⑧换韵;打破上下阕界限。) “泪飞化雨”的艺术效果。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忽报”二字,又从天上到人间,烈士生前面对敌人的屠刀,没有悲伤,没有眼泪,只因胸怀革命必胜的信念。此时人间伏虎(毛: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佳音传来,忠魂多年的理想和期待终成现实,情难自抑,喜极而泣。 “飞”字,能否换做下(流、落、湿、滴)? 50 首诗词,15 首16 次之多,且处处珠玑,处处生辉,处处工巧,处处奇绝,表现诗人飞动的气魄,飞扬的豪情,飞闪的风采,可谓“一飞字而境界全出”。 见助读材料“体会‘飞’字妙用”。 喜极而泣,乃人常情,泪下如雨,亦诗词常用。妙在诗人在这里更驰骋奇特的想象,以生花妙笔作极度的艺术夸张,泪飞化雨,洒向人间,飞向欢庆胜利的国土。把全词推向一个意义恢弘、瑰丽圣洁、广阔渺远的诗境。 3 此泪与李淑一相比,李梦醒而泣,为相思泪,相忆泪,流露出的是个人的悲伤;毛泽东为杨柳因革命胜利而泣,为幸福泪,欣喜泪,表现的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此泪与杜甫相比,虽是欢乐的眼泪,振奋的眼泪,但那只是蹙居客舍,面对妻儿的纵情,比起这里天上人间的泪雨交流,那意象就显得局促多了。 可见,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氛围,有完全不同的创作。布丰说:“风格即人”,正显示毛泽东作为革命家的磊落,政治家的旷达。 想象的空白填写。 词中,有一个小的细节,留下空白,让读者思索,即“忽报”二字,是谁跑到月宫“忽报”的?词中没有交代,让我们沿着毛泽东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大胆地想象。毛诗:“天翻地覆慨而慷”,那气象万千的事业,感天地而泣鬼神。我们不必在杨柳吴嫦四人之外再觅一人,唯一说得通的是人间巨变惊天动地,被月宫中的久居者和暂留者听到了,看到了。欢庆的声响震动天庭。这一句,将天地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也将杨柳二烈士的忠魂与胜利的人民、巨变的祖国拉近了。大幅度的空间转换,天地神人魂的融合,也体现结构上首尾圆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elianhua/3481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