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教师做朗读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四)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参考: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525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