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诗歌现实主义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关于杜甫的诗歌现实主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

  杜甫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世人称为“诗圣”。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在经历了唐朝安史之乱后,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和举目疮痪的国家,杜甫背井离乡,到处避难,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他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姿态怜悯这个社会,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所说,使读者看到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经受的精神上的斗争,杜甫试图通过自己的诗歌警醒当朝为官的豪绅们,期望执掌朝政的官员能够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取福利,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创作出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时至今日,这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至今都被人们广为传诵。人们再次读到这些诗歌时,依然可以感受到诗歌创作时的现实之态。因此,杜甫也被誉为“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他的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丽的珍宝,对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杜甫诗歌现实主义

  二、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展现的内涵

  (一)儒学

  追溯儒家创始人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大体上是这样的。孔子曾经这样讲到“礼”“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孔子认为“礼”“乐”的本质并不在于“玉帛”“钟鼓”这些物质形式,而应该在于感情的真挚。对于“仁”,孔子则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究竟是什么呢?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就是“爱人”。可以说“仁”的核心内涵就是一个“爱”字,即对他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它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对其所倡导哲学及其基本概念的阐释来看,我们几乎可以把儒家的哲学视作感情的哲学。

  (二)仁爱

  1.对“妻子”的仁爱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将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因此,梁启超赞美杜甫是“情圣”。

  在杜诗刻画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读者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的“老妻”了,其作品中写道妻子的篇章格外动人,例如“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2.对朋友的仁爱

  杜诗中描写友情的作品亦非常动人。杜甫一生交游甚广,开元、天宝时期,诸多有成就的文人才士与他相交深厚,这在杜诗中都有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文友就是李白。正如闻一多所说:“李杜的交往,仿佛人间的日月走到了一起,世间要看作祥瑞,顶礼膜拜的。”在杜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李杜两个知音之间那最美好的情谊。

  3.对世人的仁爱

  对于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人,杜甫是如何妥善地对待的呢?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杜甫妥善地处理好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在杜甫晚年,战乱造成人们居无定所、事事维艰。逃避战乱、漂泊湖湘的杜甫深感“乱世少恩惠”,但是,杜甫依然“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不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显示出诗人博大的仁爱胸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525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