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阁夜》教学设计(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鉴赏诗歌:

  首联:

  1、首联给我们交代了哪些要素?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

  夜雪初霁之景。

  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夜雪初霁之景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3、怎样理解“凄凉悲怆”的心境?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之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已届暮年之意;“短景”前一个“催”字有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之感;而称夔州为“天涯”,便含有沦落天涯、久客不归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综上所述,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颔联:

  1、 颔联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

  听觉、视觉。

  2、“鼓角”指什么?这一意象告诉了我们怎样的现实?

  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五更时分,军营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

  诗人借听觉写出了时局动荡、兵革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

  3、颔联的对句诗人借视觉写出了三峡的壮美,请学生说说壮丽的表现?

  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星河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江水摇曳不定。

  4、我们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时局,大家想一想“三峡星河影动摇”有何象征意?

  天上星河壮观无比,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使我们想到了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和时局的纷乱。诗人将沉郁悲慨的情感融入到壮美的三峡夜景之中,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颈联:

  1、这一联写拂晓前所闻,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

  哭声和歌声。

  2、人们为何哀哭?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崔旰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野哭千家”便是对这种战乱时局的准确概括。

  3、“夷歌”指什么?诗人听到“夷歌”后心情会愉悦起来吗?

  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

  “夷歌”暗指自己衰老多病仍流落异乡;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使人们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4、这一联中有一个词就把偏远的夔州民族杂居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是哪个词?

  “数处”,是说不只一起而又多处。

  尾联:

  1、尾联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是哪两个?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叹?

  诸葛亮和公孙述。

  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中,化为历史的尘埃,那么我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2、想到诸葛亮和公孙述那样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中,诗人感到很宽慰?

  表面上是以诸葛亮、公孙述终归“黄土”自我安慰,而实际上充分传达出诗人情感的矛盾和苦恼。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3361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