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和睦平等民族观的具体表现(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颜真卿《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使君墓碑铭》称元结为“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① 。常山王遵与道武皇帝拓跋珪同辈,皆为昭成皇帝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传六世而为孝文帝,《 北史》 卷三《 北魏孝文帝纪》 载:“太和二十年(496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元氏”(《魏书》 卷七《 高祖纪下》 同)。另外《 资治通鉴》 卷百四十《 齐纪》 六载:“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元结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七年(719 年),比杜甫小7 岁,二人是否结交相识,尚需求证,但杜甫与元结的唱和却成为文学史中的一段佳话。

  那是在唐广德二年(764 年)五月,元结赴湖南道州刺史任,此时道州刚刚经历去年岁末一次大的战乱,乱兵烧杀掳掠,百姓流离失所,“人无十一,户才满千”。元结到官未久,诸使又屡下征求符牒二百余封,若失期限,则将领罪贬官。元结在矛盾之中作著名的《舂陵行》 诗,诗中写道:“州小经乱亡,遗民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树皮… …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所宜。”表明其宁愿待罪削职,也不愿扰民盘剥诛求的心态。并上表请求免租税,得到代宗皇帝许可,侵扰者也为之退兵。又作《贼退示官吏》 云:“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去鱼菱,穷老江湖边。”其愤时爱民的真挚情怀溢于言表,令人肃然起敬。②元结作此诗时,杜甫尚在蜀地,三年之后,即代宗大历二年( 767 年),杜甫于夔州瀼西读到元结之诗,非常感动,产生强烈共鸣,挥笔写下《同元使君〈舂陵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3600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