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草堂的故事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和草堂的故事

  杜甫草堂的门券很多也很漂亮,券面有的是草堂建筑,有的是杜甫像,有的是杜甫故事情节,令人爱不释手。杜甫草堂不单门券多,这里边的传说故事也很多呢!

  杜甫的诗歌悲天悯人,诗才超群被后人称为“诗圣”。因成都有亲戚,老友高适也在四川,公元755年,杜甫这位有才华的中年诗人,携家带口,逃难至蜀都。公元759年,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近郊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于是,有了“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他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草堂东边有清澈见底的浣花溪,南边有红莲放香的百花潭,西边可以远眺山颠终年积雪的西岭。更妙的是,草堂前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据说有200多年了。

  来到杜甫草堂,就见一条波光闪烁的河流从门前流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3766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