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早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题为“早花”,诗人却从关注时局开篇,为下文写花营造氛围。开篇,诗人便发出疑问:长安太平了没有?继而又疑惑:怎没有一个人告知准确消息。由此可见,诗人心中仍然认为长安还不安稳,关切之情溢于言表。首联伤时,传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关注和不安。

  颔联、颈联感物伤时,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杏梅怒放的图景。照应题目。借花开之早、之美、之艳,反衬诗人感伤之浓烈,以乐景衬哀情。腊日,即农历十二月。此时,在弯弯曲曲的巴江之畔,山花已独自怒放了。这山花姿态盈盈,可与杏花比美;色彩艳丽,可与春梅斗艳。诗人在此动荡之时,将笔触置于一早开的山花之上,且着力呈现山花怒放之美艳热烈,这是用乐景写哀情之法,更衬出了诗人内心不安之浓、担忧之深、感伤之重。“早花”这一意象的选择,诗人是有考究的。“早花”是定居在枝上的,一生的活动范围有限,但通过自我生命的兴衰,同样能演绎宇宙的奥秘。此时,不见一人来访,而诗人正是伺候光阴的花儿,或许诗人与早花的互访,排遣了诗人的孤寂,也让诗人默默地与“早花”融为一体。

  尾联呼应首句,直白苦忧。战乱频繁深重,诗人深感苦痛忧虑:为战乱不息而忧;为百姓疾苦而忧;为年华易迈而忧。诗的最末两句,既可以是诗人的自况,也可以是早花的表白。

  统观全诗,诗人的情感深沉,以设问句开篇,先问“西京安稳未”,接着说“不见一人来”,显出诗人对国事的关注,对百姓疾苦的忧虑和对战乱的厌恶。尾联直说“直苦风尘暗”把对百姓疾苦急切忧虑的痛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4130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