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江亭》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1).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分)

  (2).有人认为本诗是杜甫诗中少有的“闲适”之作,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2分)

  (2).不同意。 (1分)全诗表达了诗人表面悠闲恬适,内心忧国忧民的焦灼苦闷情绪 (2分) 结合“寂寂春晚”“物自私”“一颦眉”等合理分析 (2分)

  赏析: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4130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