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7年贴春联的时间(2)

对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迎新年,辞旧岁。

  每当看到街上张灯结彩,巷内爆竹声声就知道,新的一年又来了。新的一年是崭新的开始,仿佛平日里的阴霾都消散了,大家都变了新模样。不过在咱们很多人家里,却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贴春联”。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平时写的叫对联,现在就成了春联呢?中国楹联协会副会长萧良平告诉我们,原来对联是一个统称,春联则是专指为了庆祝春节所写的对联,另外还有旧时贴在寺庙楹柱上的对联就叫楹联,祝贺新婚的对联就叫婚联等等。

  春联古时叫“桃符”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习俗中,放爆竹和贴春联是新年系列活动的两大重点。其中家家户户在门上所贴的春联,在古代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桃符”。

  过年时在门前设置桃符的风俗起源于汉代。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或是画上他们的画像。多年之后,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让他手下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贴桃符其实是古代人图腾崇拜的一种,桃的本义指的是桃树,也专指桃树的果实桃子。古代人认为食桃可以长寿,于是为人祝寿就献桃,称为寿桃;神话中天宫的仙果,也有桃的身影,即王母娘娘蟠桃园中的蟠桃。因此,桃图腾崇拜首先是同人类的生命崇拜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ilian/4563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