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韩杜集 杜牧

杜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韩杜集 杜牧

  杜牧的《读韩杜集》是杜牧写读韩杜集的感受,表现了对韩、杜文学成就的推崇。

  读韩杜集

  杜诗韩集愁来读①,

  似倩麻姑痒处搔②。

  天外凤凰谁得髓?

  无人解合续弦胶③。

  【注释】

  ①杜诗韩集:一作“杜诗韩笔”。六朝人称散文为笔。这里指盛唐杜甫的诗和中唐韩愈的文。

  ②倩(qiàn):请人代做。 麻姑: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神仙传》记载,仙人王方平在蔡经家召麻姑来。

  ④续弦胶:凤喙与麟角,合煎作“续弦胶”,可续弓弩的断弦。

  【白话译文】

  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

  【创作背景】

  杜牧的《读韩杜集》创作于晚唐(公元803-852年),由于对杜甫、韩愈的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杜牧写下这首《读韩杜集》,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频仍,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敝;而吐蕃统治者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这内忧边患,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第二句中他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忽发奇想,恍若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倾慕之情赫然可见。

  第四句中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犹如断弦的弓弩,其颓势已定。谁也不能用凤髓制得续弦胶,把断了的弓弦续上的。不明言“愁”,而其“愁”自见。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起,以愁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拓展阅读:杜牧酒趣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任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刺史时的的诗作《清明》脍炙人口,早为世人熟知。杜牧在池州主政期间,与酒有关联的趣事多多,今择一而表。

  杜牧听说有一位聪明的卖酒姑娘,出口吟联,很有艺趣,便有意来访。一天,他一身书生打扮,随身带着一个年轻衙役打扮成为书童,来到这家酒店。走进店内,见正面堂中有一扇木板虎壁,虎壁正中张挂着一幅水墨《醉八仙》,两旁配上一副对联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这是酒店一般通用联。店堂中间摆着四张方桌,上放文房四宝,大概是供那些文人墨客咏诗题联之用。杜牧便在一张空桌旁坐下。这时,只见一个眉清目秀,身穿淡红色衣裳的姑娘,她名叫杏云,从虎壁后面转到杜牧桌前,问道:

  先生,初次光临小店,幸甚!幸甚!

  杜牧把眼睛向年轻的衙役瞄了一下,示意叫他回话。衙役受过杜牧的教养熏陶,也能咏诗联句,立即上前答话:

  姑娘,几番欣闻大名,拜访!拜访!

  杏云一听这位“书童”答话、也是对仗的,认为书童有如此口才,主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这倒是求教的好机会。于是又问:“先生,请点美酒佳肴,以助雅兴。”这时,杜牧说了一声:“随便来点什么吧。”杏云原以为他有妙语相对,可他如此出言,莫非此人胸中无才。她细看这位客人,40岁出头,音容严俊,举止端庄,不像花花公子。她边思索边下厨房去取酒菜。

  一会儿,杏云一手端着两碟菜,一手持酒壶杯筷来到客人桌前,把两碟菜摆在桌上,放好杯筷说:

  一把酒壶手中拿

  说完往客人面前一放。书童一边筛酒,一边望着杏云绯红似霞的两颊,顺口说道:

  两朵杏花腮边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mu/28521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