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

观沧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曹操的《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经典之作——《观沧海》。

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途经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诗,整首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读提示】

  诗歌首先直陈其事,交代观海的地点。接着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日月之行”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可以从两个“若”字看出来。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一洗悲秋的伤感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都是紧密相关的。诗人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碣石山,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ancanghai/2192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