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观潮课文教学片断及反思

观潮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主题与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认为,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美好情感中学习语文,感受生活,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崇高的情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呢?

 【背景】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用“情”字贯穿始终,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

  【事例】

一、创设情境,掀起情感的浪花

  〖片断一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片断二

  师: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请同学们仔细看图(CAI课件图片: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师CAI课件音频:闷雷的声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CAI课件显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背出来,谁来试试?

  (学生纷纷举手。)

  师:觉得自己能行的,起立!

  生:(全体起立。)

  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吗?

  生:(兴奋地点头。)

  师:(电脑播放录像。)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师:听着动情的背诵看着精彩的画面,使人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教学反思

  课堂中教师着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片段一”,教师精心设计了从声音到影像的“开场白”,拨动情弦,激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使学生很快进入观潮的境界。从心理上讲,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产生一种新鲜好奇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觉悟,精心设计开场白,以便使下面的整个教学进程左右逢源,水到渠成。在“片段二”,教师多次利用到了CAI课件,能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情绪高涨;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词句;能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在认知、教育、发展等诸方面的任务,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anchao/2191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