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顾城的诗读后感精选范文(2)

顾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关顾城资料的感想

  我曾经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好奇顾城是谁。后来读到了《一代人》、《远和近》才算真的与顾城的诗有了接触。但大多都是朦胧诗。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顾城并不单单创作朦胧诗。所以在这里我更想说说朦胧诗外的顾城与顾城本身。

  在《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存在于我记忆之外的顾城。

  这是一本用来纪念的书。每首诗旁都影印着顾城手抄的诗稿,上面还会有些他随性画下的图案,许多诗后都附上了顾城姐姐的注解,或是校正词句,亦或是描述弟弟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这些都很好地勾勒出了记忆的味道。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仔细看来,发现写作时间大多在他少年时,开始大量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书后半部的寓言诗,诗写得非常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在手抄诗集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讽刺多有点荒诞,于一时一事,及至真荒诞,便成大讽刺,已不是对某些不存在的事,而是对存在本身了。”有人说“这话说得很透彻,用在他自己的寓言诗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到现在依旧是似懂非懂。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现在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接受,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这样的顾城变,脆弱的内心一触即发,而做出了最后令人诧异的行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对于顾城最后的做法,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不对,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认同。这样的高洁过于极端,过于偏执,而导致最后精神上的分裂。虽然是因为心中所向往的,编织的世界过于干净纯洁,而面对世俗的心里落差也就越大。顾城的结局就像海子的卧轨自杀一样,让人万分遗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cheng/1475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