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其一美因初探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中颇具代表性的诗篇,全诗运用比喻、白描、抒情等艺术手法,从回归原因、描绘风光、抒发感受等方面,表现了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和诗人内心的美好感受。

归园田居其一美因初探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彻底回归田园的生活写真,是诗人作为田园诗派一代宗师颇具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以其“外枯而实膏,似淡而实美”的特质,为后人所尊崇。那么,这首朴实无华的小诗,究竟美在何处?下面,本文试从写作手法上,探究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归园田居》(其一)从结构上看,主要表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叙述归田原因、描绘田园风光、抒发回归感受。在表现这三方面内容时,作品基本上依次运用了比喻、白描、抒情的艺术手法,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回归之初的内心体验。

 一、比喻美,形象贴切

  回归田园,是诗人适性之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回到与自己本性相契合的山水田园,诗人内心充满舒畅惬意的美感,真是见山山含笑,见水水有情。这种美好的感受,作者借贴切的比喻来表达。

  1.逃离“尘网”“樊笼”之美

  诗作中有以下几处运用比喻的句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中“尘网”“樊笼”两个喻词,形象地再现了官场污浊黑暗、关系错综复杂、束缚人性的特点。在东晋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腐败堕落的官场如同一张结满了灰尘的大网,网去了人们的真诚与良知。人人为了一己私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环境中,诗人的正直与坚守显得与众人是那么格格不入。他淳朴善良的天性、与自然山水一样澄澈的心灵,在黑白颠倒的世人眼里,近乎愚钝、笨拙。而且,这样的氛围,使他出仕之初“猛志逸四海”的人生理想难以实现,令他“有志不获骋”。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这一切,让本色的陶渊明度日如年,如同住在牢笼一般,痛苦不堪。而“尘网”前的修饰语“误”字,表明自己对当初选择出仕的懊悔;“尘网”后一句中的“三十年”,则是对自己十三年官宦生涯的一种夸张性写法,既写受“樊笼”煎熬之久,又写受“尘网”蒙蔽之深。今天终于挣脱“尘网”、冲出“樊笼”,身心的舒展无与伦比,重获自由的喜悦,寓于对官场极度厌恶的贴切比喻之中。

  2.回归“旧林”“故渊”之美

  “羁鸟”“池鱼”两个词,是诗人的自比。笼中鸟也好,池中鱼也罢,它们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空间,失去了飞翔与畅游的自由,它们对“旧林”“故渊”的思念,出于本性,发自内心。“旧林”“故渊”,即诗人所谓的“丘山”,它们是广阔的山林江河,是无际的田野、静静的村庄,是不受约束、无需做作的精神上的自由呼吸。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唤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鸟儿在山林中才能获得飞翔的骄傲,鱼儿在深水中才能展示穿行游动的灵性;我们质性自然的诗人,只有回到适性的田园,才能体会到恣意快慰的生存乐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羁鸟”“池鱼”两个比喻词,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昔日在官场中身心上的压抑,又传神地表现出诗人此刻如同鸟儿出笼、鱼儿归渊的那种豁然与轻松。

  因此,可以说,本诗中的几处比喻,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它们既是对黑暗官场深恶痛绝的控诉,又饱含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讴歌。一般而言,叙说原因的语句在诗歌创作中容易流于呆板,但此诗中由于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这“原因”的叙说充满了灵性,蕴含了鲜活的美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1904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