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分析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分析,更多内容请访问(www.010zaixian.com/wenxue)。

第一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门见“山”,写在南山(作者家乡的庐山)山脚下种豆,但擅长写诗撰文的作者,耕种技术还不是很到家,地里杂草茂盛,豆苗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下,作者这样的农夫当然得努力除草了。这一联在逻辑上为下面描写早出晚归作了铺垫。

第二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有了首联的铺垫,这一联所写的起早贪黑除草的内容就理所当然。兴,即兴起,就是起床。理,清理,就是清除。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带,通“戴”。带月,即披星戴月。如果不从通假角度考虑,那是别一种境界,可以视为是比拟手法,作者仿佛将月亮视为自家所有,耕作归来,可以带着回家。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这一联具体描写辛勤除草。归,好像与“秽”押韵,这是现代汉语读音给我们的感觉,其实,“秽”在古诗韵中属于去声的十一队,与上平声五微韵部相去甚远。我们朗读时只管将都属于上平声五微的对句末字的“稀” “归”“衣”“违”念得稍重稍长些,就能明显体味到其韵味。

第三联:“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紧接上句的意思,写“带月荷锄归”一路上所遇到的情况:道路狭窄,路上野草丛生,路旁树枝交叉,已经一更或二更天了,野草与树枝上的露水沾到了诗人的衣裳。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比起先前在官场上要低声下气不得开心颜比起来,现在无官一身轻,心里还是高兴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种生活别开生面,或许是一种新的“享受”。朗读时最好带着一种欣慰的语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2789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