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范文(2)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陶渊明的诗以其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愉悦的港湾。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

2.教学过程

(1)聆听诗歌配乐诵读

  要求:想象诗歌所绘之景。

  学生朗读以多媒体配乐。

  要求:模仿朗读,体会诗人的心境。

(2)意境赏析——平静、朴素、自然

[设疑一]

  读1—8句,引导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归园田居?

  [点拨]

  结合以前学过的《归去来兮词》及作者背景。

  [明确]

  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官场腐败。“性本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所以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于是便有了《归去来兮词》中“实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所以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彻底否定和唾弃。

  [说明]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学习。”通过.总结归隐的原因使学生学会鉴赏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设疑二]

提问1:读9-18句,了解归隐后诗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用语言描绘田园风光。

  [点拨]

  观看插图并结合对诗句的理解。

  [明确]

  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农田,八九间草屋坐落其间;屋后榆树郁郁葱葱、遮蔽后檐,屋前桃李争春、列满园前;住在这里,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袅袅炊烟依稀可辨;偶然还能听到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上啼;“我”的门庭内没有官场的案牍和应酬琐事;“我”在闲适的屋室中悠然自得。

  [说明]

  通过联想,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再现形象。随着形象在头脑中的复活,才会触动其情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进入角色,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5118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