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女神》教学设计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女神》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学习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及诗中意象的象征含义。

  2、体会作品的爱国情思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 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学习难点 意象的象征含义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第一课时

  一、郭沫若档案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开始后回国,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战工作。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揭露国某党的卖国投降政策。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2482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