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郭沫若作品创作特色(4)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郭沫若的许多作品也具有悲剧性质,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创作,或是历史剧创作,貌似作者都不喜欢表现喜剧的东西,而是酷爱悲剧艺术。在《王昭君》中,王昭君选择远嫁匈奴是悲剧事件;《叶罗提之墓》以悲剧结局,讲述了一段纯洁但似乎又不被人理解的恋情;《屈原》中,主人公无法实现其政治雄心,最后投汨罗江自杀。我们可以把郭沫若创作的悲剧称之为英雄式的悲剧,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郭沫若的创作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悲剧意识,但是在黑暗的现实中并没有极度地悲观、颓废,而是用充满力度的笔调,刻画出时代的悲剧、英雄的悲剧,在引起人们悲愤情绪或赢得怜悯之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民的愤怒和抗争的热情,唤起人们的正义感和进取精神,激起对现实的愤怒、反抗和灌注对于未来执著的理想热情。

  三郭沫若作品的艺术特色

  1想象手法的运用

  郭沫若视夸张、幻想、虚构、想象为文学的生命,认为文学、诗歌、喜剧等所有艺术品类都离不开艺术想象,只有展开大胆的想象,才能使其文学、诗剧和历史剧绽放着独有的风格。比如,《女神之再生》中,在想象方式上,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再是古代神话中女娲补天救世的情节,而是女神们砸烂了旧世界,为新世界创造一个新的太阳。在《屈原》中,郭沫若运用其想象的手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虚构情节,虚构人物,充分体现了屈原的高风亮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作《王昭君》时,他也发挥了艺术想象的重要作用,以诗人的理想愿望和历史文本“应该如此”的诗性逻辑,填补了历史文本中事件和人物的空白点,赋予历史文本以全新的意义。面对郭沫若描画的这些想象的形象,我们的确感到震惊、亢奋,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向上的力量在鼓舞我们前进,这些想象的运用也体现了作家的美学理想和艺术个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2830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