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郭沫若《马克思进孔庙》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926年元旦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洪水》第一卷第七期上,发表了《马克思进文庙》一文。这是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献。文中郭沫若先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了马克思来到中国并走进文庙与孔子对话的场景,暗示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主要是儒家大同理想社会有大义相通。先生不愧是大家手笔,文章写得极为睿智高妙。八十八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给人以启发。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真是令人钦佩。
 

《马克思进文庙》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猪头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

  子路先看见了,便不由得怒发冲冠,把筷子一掼,便想上前去干涉。孔子急忙制止他道:由哟,你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呀!

  子路只得把气忍住了。

  回头孔子才叫子贡下殿去招待来宾。

  朱红漆的四轿在圣殿前放下了,里面才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

  子贡上前迎接着,把这西洋人迎上殿去,四位抬轿的也跟在后面。

  于是宾主九人便在大殿之上分庭抗礼。

  孔子先道了自己的姓名,回头问到来客的姓名时,原来这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卡儿。

  这马克思卡儿的名字,近来因为呼声大高,早就传到孔子耳朵里了。孔子素来是尊贤好学的人,你看他在生的时候向着老子学过礼,向着师襄学过琴,向着苌弘学过乐;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不惟不肯得罪他,而且还要低首下心去领教些见识。要这样,也才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不象我们现代的人万事是闭门不纳,强不知以为知的呀。孔子一听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3637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