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古诗学习资料汇总

古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学习资料篇一: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语文古诗学习资料汇总

  一、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一)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

  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

  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二)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阐述(材料构件)+表达效果(1.艺术效果2.诗人情感)

  1、体会诗句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①指明表现手法。②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③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例:冯延已《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举头闻鹊喜。试简析“碧玉搔头斜坠”的好处。

  【答案】步骤①:通过描写女子头上的装饰(细节描写)。步骤②: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来的心绪不宁和慵懒。步骤③:诗人没有直接刻画人物心理,而是借助形象的描写,因此使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令人产生无限遐。

  2、鉴赏景物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

  答题步骤:①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和写景角度(动静结合;由远到近;形声色兼俱;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②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抓住主要景物具体描述画面。③概括画面特征,或分析思想感情。

  例: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晚照。”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步骤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由近到远,富有层次感。

  步骤②:诗人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光粼粼,如细皱沙纹;然后是绿杨初醒,嫩黄浅翠,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步骤③: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要明各种技法,辨析其作用效果,并用准确术语表达。答案的组织要结合意象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③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1: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步骤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叫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⑴“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⑵“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⑴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⑵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例4: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例5:李白《夜雪》已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如果要求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方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

  4、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答题步骤:①逐句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例:岑参《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步骤①: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步骤②: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步骤③: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②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怀吴中[宋]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②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注①这首诗写于淳熙元年(1174)陆游离蜀州通判任后。“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②灞桥:桥名,在长安东三十里的灞水上。

  (1)首联中的“挑灯”“句句”看似寻常,其实却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你结合课本节选的《离骚》的内容和你所了解的屈原的遭遇,谈谈你对陆游夜读《楚辞》心境的理解。

  答:

  (2)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注]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①①

  注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平生交游甚广,与陆游、朱熹、辛弃疾、陈亮等当代名流和爱国志士相交,力主抗金。

  (1)词的开头两句写景,词人边走边看,随步换形,写景的角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

  (2)试分析一下词人所说的“愁与恨”的内容。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店卢纶

  [注]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注松火:即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

  (1)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答:

  (2)全诗写景状物中隐含了叙事,从中反映出诗人心情的变化。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①②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③④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①燕雁:北来之雁。②商略:商量,酝酿。③第四桥:又称甘泉桥。④天随: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居松江甫里,曾乘扁舟渔樵于太湖。

  (1)“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是以什么修辞手法写群山的?有何作用?

  答:

  (2)这首词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将自然、人生、历史、现实融为一体,试从内容上作简要评析。

  答: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①②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

  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情景相融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意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

  答:

  8.阅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此诗“构思独特”,请从首联赏析说明“构思独特”在哪里。

  答:

  (2)此诗颈联堪为“诗骨”,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情、心如砥石的精神和跌宕雄健的风格。颈联是如何表现这一主旨的?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首词,“青玉案”是,“元夕”是。

  (2)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词作是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的。

  答:

  (3)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结合词说说你的理解。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王勾践墓[南宋]柴望

  [注]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注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上以望海而得名。

  (1)就题材而言,这是一首什么诗?诗人为什么要写越王勾践墓?

  答:

  (2)第三联描写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答:

  1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

  答:

  (2)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注]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几层意思?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几层意思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作用是什么?

  答:

  (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文天祥

  [注]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

  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注槊:兵器,马上用的长矛。

  (1)“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2)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请结合这首词,试加以分析。

  答: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答案

  1、答案(1)屈原白居易(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浮沉宦海的厌倦。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答案(1)“挑灯”,说明是久读;“句句”,绝非《楚辞》中的一篇一章。可见“不吾欺”的是贯穿在《楚辞》“句句”中的主要精神——关心国家命运,指斥权奸误国,对因谗被逐的不满等等,是作者内心所深许的,这也正是陆游夜读《楚辞》时的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18432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